笔趣阁>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七十章 天恒变道亦恒变

第七十章 天恒变道亦恒变

作者:吾谁与归

推荐阅读:保姆开局,她成顶级权贵的心尖宠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都市:现在染上读瘾,以后就敢读博!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夫人快分手,霍总蹲墙角等三年了我只想种地,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天赋百分比斩杀,我反手攻速拉满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穿在逃亡前,开挂闷声发大财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你让我娶傻千金,还回来跪求我?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为奴三年后,全家哭着求原谅?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一品夫人要和离,高冷首辅急红眼说好假婚三年!将军怎么让我生三胎?满级快穿,惹得禁欲反派宠妻上瘾一口造化鼎!从敲诈宗门开始无敌!请娘子称我为陛下!重生九零霸王花

一秒记住【笔趣阁 https://www.zwtf.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博不知道如何回答张居正的提问,或者无法回答皇帝陛下的看似懵懂的提问。
    小孩子的实话最是伤人,真诚就是最大的必杀技。
    十岁人主感慨于杨博过去的君子有道,也感慨于当下杨博为了维护晋党利益,做出的种种小人行径。
    以德别,君子和小人,对举互言,但是君子也是杨博,小人也是杨博。
    唉。
    杨博只有一声重重的叹息之声,他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如果说是小人,那就是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说是君子,那就是否定自己的现在,无论怎么回答,都是自相矛盾。
    人生最后一程,走成这样,让杨博略微有些无所适从。
    张居正看杨博的样子,就知道杨博现在是进退维谷,他将讲筵上的事儿,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现在讨论杨博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只是一个例子,是杨博问题,而不是杨博本身了。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现在将这个问题形而上的讨论,我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张居正眉头紧蹙的说道,在学问上,这么多年以来,张居正第一次出现了这么严重的疑惑。
    杨博想了想说道:这就是我不肯答应你的原因,学问之上,达者为先,你对道的理解,已经远在我之上了,你都回答不了的问题,我更无法作答,到了文华殿讲筵,不过是把自己的面子给再丢一遍罢了。
    教小皇帝读书,杨博去了只能不停的含糊其辞左右而言他陛下问规则,他只能说事实,陛下问事实,他只能说规则,那不成了指鹿为马的大奸臣吗?
    张居正是很孤独的,在学问上如此,在国事上如此,在学问上,能和张居正坐而论道的,现在只有杨博了。
    我们从知一字讨论而去。
    张居正坐直了身子,他打算和杨博论道,他心里有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却不知道如何去描述,理越辩越明。
    杨博还能跟他说两句,那些個翰林院的儒学士,连知行合一致良知,都能把知行合一去掉,只留下致良知,把致良知理解为:只要有良知,就万事大吉。
    这种形而上的心学,根本不符合践履之实,王阳明不止一次强调了行的重要,他要是知道后人把他的心学理解成这个样子,恨不得自己没有把心学推到一个不属于它的高度。
    五月二十四,月如牙出东山,星汉灿烂闪耀天穹,春风带着些许的凉意吹拂着朴树和柳树的枝叶,垂绦在雁回池中不停的摆动,掀起了一阵阵得了涟漪,打散了水中月影,戏楼的板胡梆笛之声,顺着春风传入了文昌阁内。
    张居正的手指不停的敲击着桌子,开口说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的《前赤壁赋》。
    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
    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羡慕长江没有穷尽的流淌,见证了数次沧海桑田,见证了多少英雄豪杰。
    知,我们对万物无穷之理的认知,这个认知在我看来是两方面的。
    第一方面是形而上的,万物是彼此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似乎万物无穷之理,从一开始存在之时,就本应如此,比如我们现在还在用秦法理政用儒学去修身。
    杨博思索再三才开口说道:董仲舒曾经说过,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和白圭的想法是一致的。
    这个知是名词,认知的知。
    张居正可不是说胡话,百代皆用秦法去理政,历代都用儒学去修身教化,似乎一直以来,一直如此,可是从来都是如此,便对吗?
    张居正继续说道:第二方面,我们对万物无穷之理的认知,是形而下的,是践履之实得到的经验,我们现,万物是彼此的联系的是运动的是日新月异的,似乎万物无穷之理,如同长江之水,水无常形,则理不恒常。
    万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的,水中月是天宫月的倒影,水中月被柳叶掀起的涟漪打散,而柳叶摆动是风在吹动,而那颗柳树栽在水边,是我当初入京时种下。
    无穷之万物,一物与一物之间,互相联系着且互相影响。
    杨博再看着雁回池中被打散的月影,已然有大不同,他对万物无穷之理,似乎有了新的理解。
    杨博这次出神的想了很久才说道:天恒变,道亦恒变,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不可执一为定象,不可定名也,诚如是也。
    张居正继续说道:形而上,圣贤书心中文仁心德万物理,就是我们对万物无穷之理认识过程中,是一面物莫能陷坚盾。
    形而下,践履实视所见观其得察有获,就是一把物无不陷的利矛。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何如?利矛刺坚盾,会碰出火星子来,而践履之实和形而上之知碰撞,就会产生疑惑,当我们解决了这些疑惑,我们对万物之理,就会理解更加明朗。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