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三章 五年

第二十三章 五年

三日前的那场朝会就像一场闹剧一般,还没有正式开场,就被人给生生地扼止了,武帝通过这件事施展各种手腕,来巩固太子和广陵王的权威,以表明他绝不会更换太子的决心,朝臣们这下也看清楚了武帝的意思,除了某些人之外,其他人都是无可无不可,毕竟他们担心的也只是大晋的后继问题,既然陛下都已经下定决心了,我们再怎么劝诫也没有用的,再说这广陵王的表现也着实不错,将来也许真如陛下所料会成为一位明君,不会让大晋朝分崩离析!

朝廷上的人安静了之后,司马遹的生活就回归到以前的那种样子,早上去给太子与太子妃请安,然后去明堂听刘寔讲课,下课后就回到芳华院,向四个侍卫请教打熬身体的功夫,他不求将来自己能成为万人敌,但起码也不能像上次那样,遇事竟然毫无反抗能力,所以这次他下定了决心了,一定要吃点苦,学点本事!

许超给他选的四个侍卫都是禁军中的佼佼者,个个武艺精熟,柳三,刘根宝,还有郭石头都是擅长的刀法,毕竟军中的武器就是大刀长矛,铁枪大戟,如果不会长兵器,根本就不能在战场上保住自己的性命,反倒是那个沉默寡言的李世杰给了司马遹一个惊喜,他除了会刀之外,竟然还会精熟剑法,而且这剑法犀利狠辣,一看就知道是专门用来杀人的剑法,司马遹见了喜出望外,他一个王爷,也不会有上战场的机会,整天提把大刀算怎么回事,再说他前世看惯了武侠剧,那些江湖中的剑客着实让他羡慕,现在有机会学剑,自然是高兴不已,另外三人见小王爷居然对那个冷冰冰的木疙瘩青眼有加,心里都是艳羡不已!

晋朝时期的武术没有司马遹想的那么高明,也没有小说中的什么十步杀一人,什么剑气,内功都没有,当然配合练剑时的呼吸法也是有的,不过不是什么内功,只是为了辅助练剑时调整呼吸,协调身体的反应,这时的武术流行角力,斗剑,还有军中的大刀.

在练武之前,他们四个人就给司马遹好好地上了一堂扫盲课,武术,主要是锻练身体肌肉的反应与协调力,臂力,眼力,而且决定是否能成武术高手的原因就是他的身体素质,就比如有的人天生腿脚就比较灵活,稍微锻练一下就能把脚举到头上,或是撕个一个马,还有的人天生就力大无穷,这些人如果有了很好的训练方法,和足够的营养供养,将来都能成为一个好手!

司马遹听了之后暗中撇嘴,小爷还以为这世上真的有内功了,一掌下去能把个大石头轰开,那感觉多爽,以前想着学了功夫就在洛阳城里去做个大侠,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实现不了了,不过司马遹也没有灰心,心里反而放心许多了,这要是大侠满天飞,说不定哪天就被人给砍了头,那就划不来了!

李世杰四个人在院子里,和司马遹讲了一通话后之来,就上来捏了捏司马遹的手臂筋骨,然后又试了试他的柔韧性,就是一手提着司马遹的脚向上举,看能举多高.等到李世杰的那双咸猪手在自己揉捏完了之后,司马遹问道,"本王的身体素质不错吧!"

李世杰点点道,"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小王爷的身体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主是您吃得好,这身体发育也早,骨骼也比较粗大,是个练武的好材料!"

司马遹听到自己是个练武的人才,这脸上就乐得合不拢嘴了,可没想到李世杰语气一转,接着道,"就怕小王爷受不了这个苦!"

司马遹听了也没没怪他,只是对他道,"你就看着本王到底有没有这个毅力,不就是坚持吗?以后本王天天早点起来,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或许是这些人都不懂司马遹说的话,什么三伏三九的,眼里都带着疑惑的眼神望过来,看到他们的表情,司马遹就知道他们几个不懂,摆摆手道,"既然你们都没什么好的方法,看来还是要本王自己来啊!"

前世时司马遹就是一个武侠迷,看到电视剧里那些飞来飞去,一掌下去惊天动地,对那情景羡慕得不得了,还专门从网上看了一些有关武术架子的贴子,后来一看不能练到电视里的那个境界,就没有兴趣了,不过那些锻炼身体的方法,还有那些站桩的方法都还记得.

司马遹也不理旁边的四个人,双腿分开,与肩持平,沉下身体,臀部与膝盖相平,挺胸收腹,目视前方,双手握拳放于腰间,拳心向上,呈坐跨姿势,站起了桩功,慢慢地体会腿发胀,气下沉的感觉!

那四个侍卫这下可就瞪大了双眼,看着这小王爷做着这什么动作,虽然不认识,但从他们多年练武的眼光来,这小王爷练的应该是一种基本功,但这桩功看着就让人感觉肯定不错,一个个地也跟着站了起来!

....

平静的日子一直过了两个月,这天,司马遹正同几个侍卫在说着如何锻炼眼力,还有一些射箭的诀窍,小绿急匆匆地跑来道,"殿下,这前面有人传话来说,琅邪王薨了!"

司马遹听了一惊,"琅邪王,哪个琅邪王?"他倒是知道后世的东晋开国君主封号就是琅邪王,现在的这个不知道是他的父亲还是祖父?

小绿答道,"是陛下的叔叔,当朝大将军,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听了小绿的话,他自己沉思了起来,自己只是对八王之乱前后的历史比较熟悉一点,再说这后世人编著的晋史现在看来也有好多不对的地方,这个司马伷倒是没什么印象,不过听小绿说他还是皇爷爷的叔叔,看来,司马睿应该是他的孙子了!"

"行了,你先下去吧!"自从上次回到东宫之后,司马遹就对身边服侍的小绿和烟儿交待过,要她们两个人注意一下前面的动静,一有情况就马上通知他!这前面自然是指的东宫正殿,太子妃所住的地方,所以小绿一知道有人来给东宫报信,就马上前来告诉他!

四个贴身侍卫看到这种情况也不敢多嘴,毕竟有些事情他们早就看在眼里,这个小王爷恐怕其志不小,不过他有那个条件,也有那个资格,他们四个心中甚至还很高兴,如果将来真的有一天这小王爷身登大宝,那他们几个也会跟着升官啊!他们也只不过是个俗人罢了,这往上爬的心思是谁都会有的,就连一向少言的李世杰也不例外!

司马遹仔细思索了一下,这件事对于自己没有丝毫影响,对于太子老爹也没有干系,最多他要出席一下这个瑯邪王的葬礼!貌似这两年死的大臣比较多啊!司马遹这样想到,不过关小爷何事,现在这些与小爷没有关系,还是先把自身的武艺练好吧!

"没事了,我们继续练!"

司马遹躲在东宫里安心地学他的文,练他的武,一时之间,这朝廷上的事也没有与他有关的,但是他通过下面的人打听,倒也知道了不少消息,什么东吴的前君主归命候孙皓死了,朝廷大大地褒扬了一番,什么河南发大水,还有南方的荆,扬等六州也是洪水不断,受灾的人很多,武帝与朝上的众臣忙了个手忙脚乱!

小绿道,"殿下,这眼下全国各地都是洪水滔天,甚至引发的地震和大风也是此起彼伏,朝廷忙着赈灾,安抚流民,还有就是惩治一些趁火打劫的暴民!"停了一口气,小绿气鼓鼓地道,"最可恶的是,那些个地方上的豪族们不仅不出来放粮,反而抬高了粮价,甚至逼人为奴!"

那四个侍卫都是出身军户,显然也是吃过世家大族的苦,听到这里这脸色就是一变,司马遹也叹了一口气,这是哪朝哪代都会发生的事,肯定是有人出来发灾难财的,这要是没人出来,他才奇怪呢!司马遹道,"朝廷上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治理流民,对于这一小撮人恐怕是无力顾及了吧?这世上也不是所有的豪族都是这样的,起码还是有人出来施粥吧"

看到小绿点点头,他才道,"这世上稍微有点智慧的人都知道国难当头,不能做得太过份,那些传承百年的世家们恐怕都在忙着拉拢人心,开仓放粮,等到洪水退后这些人没了地,就只能入世家为奴了,地也归了世家,这还算是有点人性的,其实你说的那些趁乱抬高粮的地方豪族,恐怕都只是一些不入的土豪罢了,可惜这世上就是这类人最多,等到朝廷腾出手来,就会和他们清算了,只是也不可能一网打尽啊!"

这时候,平时惜字如金地李世杰道,"为什么,明知道他们犯了国法,还要姑息养奸吗?"

看着此时李世杰脸上露出了少见的气愤表情,司马遹心下一动,看来这个家伙还是个有故事的,以后一定要挖出来,"这天下间有多少州郡县,多的就是这些乡绅土豪,这些人代表了整个地主阶层的利益,可以除掉一小部份人以震慑其他的人,可想要全部灭掉,那就是天方夜谈了!"听了司马遹的话,李世杰也并没有反对,他虽然是个军汉,也知道这世上歹人是杀不完的!

司马遹还有一句话想说的是,这晋朝虽说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为八王之乱,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灾不断,人祸不绝,就跟明朝时的崇祯时期差不多,都是处于小冰河时期!太康后几年的各种自然灾害数之不尽,导致流民起义四起,镇压不尽.北方的汉人与胡人比例失调,引发匈奴等少数民族侵入中原,这才把晋朝的根基给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