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二十七章 判卷(2 / 2)

看着黄廷晖与唐子虎的背影,方才还在与唐子虎互怼的那举人咬牙切齿,“如此狂妄之徒,真是败了大家的兴致!”

听到此人这么一说,阮大成趁机拱火道:“毕竟是解元公与亚元公啊,才华在那里,可不得是恃才傲物一些?”

听到阮大成这么来一句,方才咬牙切齿的那举人更是气愤起来。

“江浙府的解元与亚元又如何,如此看不起我们北方士子!”

“且看这番会试,他们能否榜上有名!”

“真希望来人与他们狠狠一击!”

“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天高地厚,也明白什么叫做做人!”

大概是被唐子虎羞辱了一番之后,那人对黄廷晖与唐子虎二人极为嫉恨。

“会试放榜在即,若是他们双双榜上无名的,那就好玩了!”

有一名考生极为玩味的说道。

“谁没有个马失前蹄的时候呢,就算他们二人有才华,是解元、亚元又如何?”

“入不了判卷官的眼,那文章就不行!”

“往年来,解元、亚元在会试之中名落孙山的事情,也不是没有的!”

“若是真出现这样的事情,看他们如何嚣张便是!”

“到时候可要去嘲讽他们一番,让他们如此嚣张!”

“正是,正是!”

正所谓蛇鼠一窝,这些人很快便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然,他们达成什么个意见,黄廷晖便是对此并不在乎。

……

与此同时,会试在礼部尚书陶开和前翰林院侍讲学士潘正国的主持下,一众有名的翰林院学士正在加班加点的批改试卷。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科举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毕竟能够实现阶级跳跃的跳板,科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阶级跳跃平台如果出现了问题的话,那这个国家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故而每一次会试,殿试,作为天子的当今圣上都是极为重视的。

也正是因此,这些判卷官对于每一份试卷也都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好,好,这篇文章甚是不错,以我之见,此文之作者,完全可以谋个进士出身啊!”

言罢,那人将这份试卷挑选了出来,随后放在了一边。

他重新开始看第二份文章,初看这篇文章之时,此人还不以为意,甚至是将此文扔在了一边。

毕竟这篇文章的文风,素来是这名判卷官不喜的。

不过方是扔在一边,那名判卷官又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又是拿起了方才所看的那份试卷仔细研读了起来。

这一次,这个判卷官激动的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篇文章,与其他的文章看起来,根本就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啊。”

“承笔,转笔,此人文学造诣极深,颇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实在是妙啊,妙极了!”

“这等雄健之词,不是穷经皓首之人,完全是无法办到的,此人之才华远超我,难怪我初看时,发现不了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

待七篇文章完全读完之后,那判卷官有种大汗淋漓的感觉,他将这篇文章放了下来,而后喟然长叹道:“以往像是这篇文章的文风,我向来是不喜喜欢的。”

“但却没有想到,这等文风下竟然能写出像这样的文章,真是不可思议,令人叹服!”

“想来能够写出这等文章之人,绝非什么凡夫俗子!”

“还好我多看了那么一眼,否则个人的偏颇,而令朝廷错失了这么一名栋梁之材。”

“那就是我的过错了!”

这名判卷官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深刻的检讨。

也为自己给朝廷选拔了一个人才而感到高兴。

只见这判卷官手中拿着这份试卷,朝着前翰林院侍讲学士,也就是本次会试主考官、同时也负责判卷这一块的潘正国所在方向走了过去,:“潘大人,卑职以为此人文章,可入荐卷。“

此时,前翰林院侍讲学士潘正国也是在读卷,见对方持试卷走来。

他笑着对那人说道,“这是又发现了好文章么?”

旁边潘正国的同僚则是笑着与潘正国说道:“潘大人每次听到有好文章之时,总是如此的眉开眼笑!”

“像是捡到了宝一般!”

那人级别与潘正国相差无几,故而才能在潘正国的面前像这样开玩笑。

“哈哈哈,能为国举荐贤士,当然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了!”

“每次有好文章,可不就是国家多了一名有才学之士?”

听到潘正国如此一说,其他判卷官自然是跟着哈哈大笑起来,一个个也是对潘正国点头称是。

只见那前翰林院学士潘正国喝了一口茶之后,便拿起了判卷官送过来的试卷,仔细的研读起来。

这潘正国可是翰林院出身,自然是饱读诗书之辈,只是看到这篇文章的那么一瞬间,他的神色便大震,整个人都是精神了起来。

“好文章,果然是好文章!”

“雄健有力,恰到好处,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啊!”

“这次果然是为朝廷举荐了一名人才啊,如此人才,得一进士头衔可谓是唾手可得!”

“好,实在是好啊!”

兴许是潘正国的声音有那么一些大了,周围众人都是朝着潘正国的方向看来。

他们更是好奇这文章的内容,毕竟能让前翰林院学士如此失态,想来绝对不是一篇简单的文章而已。

潘正国看出了各位判卷官的心思,他将这份糊了名的试卷递给了自己身边的一名判卷官,而后对众人说道:“这样的文章,当然是得大家一起评判才对!”

“各位,你们认为如何?”

听到潘正国这么一说,众人自然是纷纷应和。

他们倒是要看看,能将前翰林院学士潘正国都给征服的文章,到底是有什么本事。

众人纷纷借阅着这篇文章,仔细研读了一番之后,也是一个个的露出了恍然大悟的模样儿。

“如此文章,当得上一二!”

“正是,正是,看来此番我们又给朝廷举了一贤士啊!”

“不过此文怕是有一些缺憾,这篇文章意犹未尽,像是有什么没有说透一般,怕是陛下会不喜欢吧!”

方才众人都是被这篇文章的雄健吸引了过去,眼下一名判卷官突然指出了这篇文章的缺憾之处。

这些判卷官才发现了那么一丝问题。

要知道往年小皇帝对科举这件事情并不是特别的重视,不过随着小皇帝的年岁大了一些,他自然是明白了选拔符合自己理念官员的大用处。

故而,这一次的科举是小皇帝亲自选拔人才。

所以众人不得不考虑到小皇帝的喜好。

而此文好是好,但有些方面并没有明说,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圆滑了。

如此一来的话,这篇文章就出现了一丝瑕疵。

虽说这瑕疵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往认真的方面想上一想的话。

确实值得考虑。

前翰林院学士潘正国点了点头,他同意了这名判卷官的说法。

但如此好的文章,如果就这么将其罢落的话,那岂不是让朝廷损失了一名良才?

想到这里,前翰林院学士潘正国又有些犹豫不决了起来。

于是乎,潘正国看向了众人问道,“各位,我等为国举荐良才!”

“如今看来,你们认为我等将如何处置这篇文章才好?”

“这篇文章的命运,这篇文章考生之命运,就由各位一起抉择了!”

前翰林院学士潘正国将这个问题甩给了大伙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