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贪财如命[快穿]第81节(1 / 2)





  阿锦也不在意,便抬脚往远处走去,一则是想要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药草,二则是这附近的荇菜已经被采摘的差不多了。

  “小花,你等等我呀。”杨宝如正和自己同龄的小姐妹说话,聊到了她身上穿的连身裙,但眼睛的余光却看到阿锦已经走出老远,忙侧头对小姐妹说了句,回头找你,便忙抬脚追了过去。

  她是想亲眼见到杨锦过来,倒不是说想和杨锦这个老乡相认,而是为了杨锦随身农场里的泉水。

  美容养颜,但凡是个女的,听到后,就没有不心动的道理。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的五官容貌生的都不算出众,只算是清秀,也就是杨父杨母娇宠她这个老来女,从不让她下地干活,让她的肤色比同龄人要白上一些,看着俏丽了三分。

  美容养颜,但凡是个女的,就没有不心动的道理。

  她自然也不会例外。

  第96章 年代文里原女主

  因为有杨宝如跟在阿锦的身边, 让阿锦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些许的限制,所以,她便也没多做什么?在摘够了一顿所需的荇菜后, 便拎着篮子回家了。

  这让杨宝如的心里生出了一丝的挫败感。

  两个人是一路相顾无言的回到了家里。

  杨宝如看着面无表情, 垂着眸子的阿锦,轻叹了一口气,她就说, 她不擅长和这种沉默寡言, 你说十句对方都不会回你一句的性格打交道, 还是算了吧。反正穿书过来的杨锦和便宜侄女的性格相差的还是挺大, 一个沉默寡言,一个则是雷厉风行,完全是两种性格的人。

  她还是乖乖的等着,不必非要第一时间凑过去, 至于那个随身农场什么的?还是算了吧,既然是作者给女主的金手指, 她这个恶毒女配即便是凑过去,也未必能得好,况且关于随身农场的事,作者也提了一句,说是杨锦在没穿书前买了个什么东西, 后滴血认主后才打开的。

  至于是什么东西?她看书的时候还真的没注意。

  算了算了, 还是不去想了。

  杨宝如决定放弃这几日跟着阿锦的想法。

  至于灵泉什么?只要在没分家前, 多注意一些杨锦, 总能沾沾光的。

  “跟个木头一样,杵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点把东西收拾一下,去后院, 给菜地浇一遍水,回来把饭做了。”

  阿锦看着颐指气使的杨母,纵然已经在心里开始默念静心经,但依旧有些压制不住体内的暴戾之气,麻蛋,任务里,她还是第一次这样憋屈,老虔婆,给她等着,做饭是吧?

  她今天一定会额外好好招待招待杨母,让她吃的尽兴。

  先去后院里把菜地浇了一遍,趁着这个功夫,阿锦便也顺手挖了一些菜苗,准备一会儿种到自己的农场里。眼下是夏天,这一分的菜地虽然不大,但各色的蔬菜却种了不少,挖出来一些,并不打眼,不过也要注意一些。

  如今这个时代贫瘠,杨母又是个眼尖抠门的,若是让她察觉出来,即便不是她做的,也要挨上两句骂。

  浇了地,把那些挖出来的菜苗,在进到房间里,拿到了农场里。

  因为已经知道随身农场和外面的时间的流苏是一样的,所以阿锦也没多呆,不然的话杨母就要骂人,再让她找过来,虽然能糊弄过去,但必定会引起杨宝如的怀疑的。

  阿锦进了厨房,看到柴火地锅,纵然是有原主的记忆,但因多年不动,一时间也有些手忙脚乱,所幸她足够的聪明,折腾了一会儿,也就上手了。

  两把糙米,下了锅,现在是夏末,地里的活不多,晚饭自然也不需要吃太好,像是这样,锅里有点米的稀饭就行,上面再蒸几个土豆和粗粮馍馍,菜的话,就是咸菜疙瘩或者新鲜采摘野菜,焯水凉调一下就行。

  撑不着饿不到。

  不像是过几日秋收忙碌时,中午的那一顿得是干的,否则顶不下来的。

  米下了锅,往灶膛里添了一根柴,阿锦这里也不能清闲,把刚才摘的荇菜再稍稍的整理一下,过上两遍水,大灶旁边有个小炉子,上面坐着一个砂锅,里面的水也已经咕嘟嘟的开了。

  把荇菜丢到里面,荇菜现在正嫩,不用时间太久,十秒就成。

  捞起来,放到早就备好的凉水里。

  因为砂锅不大,而杨家的人口不少,需要来回数次才行。

  荇菜过了凉水,捏上一些盐和倒进去一些自家酿制的柿子醋,搅拌一下九成,其实滴进去一些麻油的话会更好吃。

  不过想也知道,杨母怎么会舍得?

  其实别看是她在做饭,但一应的米粮什么都是杨母在前不久才拿出来,为的就是怕阿锦多做或者偷吃,可以说精打细算的很。

  菜已经准备好,小一盆。

  做完这个,阿锦便开始处理起番泻叶来,这东西是她孝敬给杨母的,自然要和其他人区分开,不然拉肚子的人多了,那她这个做饭的可就掰扯不清楚了。

  为了掩盖番泻叶,阿锦在出锅前,还特意的切了一些野菜丢到锅里,成了野菜稀饭。

  等到阿锦这里把饭做好。

  在地干活的大人也都陆续的回来了。

  杨宝如帮着阿锦把稀饭舀了出来,端到院子里,因为是夏季,天黑的晚,所以晚饭都是在院子里吃,地方大不说,还凉快。

  掐着时间,阿锦把处理过的番泻叶放到了杨母的碗里,乡下里没那么多的讲究,是没有专属碗这一说的,不过杨母是婆母,在杨家除了杨父外,就属她最大,连带着在吃饭上也就显现出来。

  像是这种清汤寡水的米汤,碗里的米多一些,必定要先端到杨父杨母跟前,若是农忙时节,杨母可能还会心疼心疼儿子,许会拨出来一些,但如今农闲,她自然不会有那个好心。

  至于家里的孩子,除了她亲生的小闺女杨宝如外,也就是长孙杨大壮能得她几分青眼。

  其余的,都靠边站。

  所以,阿锦也不用担心误中副车,不过即便误中了,也不要紧,只能怪他自己倒霉。

  不过就原主对杨母的了解看来,这个可能性很小,即便是误中,怕也只是她一腔慈母心肠发作,把饭给了杨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