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章(1 / 2)





  诚王朝皇上一拱手,说道:“臣弟有件事儿想请皇兄做主。”

  “哦?什么事?”

  “若是萧霖这孩子能够榜上有名,臣想恳请皇兄把他留在京城。”

  “为什么?”

  “瑶儿已经十七岁了,到了婚嫁的年纪。”诚王笑了笑,继续说道:“臣弟很喜欢萧霖,想把瑶儿许给他。先把婚事定下,等母后三年孝期一满,再办婚事。这只是臣弟的想法,具体怎样,还请皇兄做主。”

  皇上听了很高兴,笑道:“这是好事儿啊!等朕有机会问问萧霖家中可曾定了亲事,如果没有的话,朕就给瑶儿和他赐婚。”

  诚王忙道:“谢皇兄恩典。”

  姚燕语在一旁听了这话,心里却猛然一紧。

  云瑶嫁给萧霖?她会愿意吗?她喜欢的可是卫章。

  还有那个萧霖好像喜欢的是韩明灿啊!这可真是乱点了鸳鸯谱了!

  想到这些扯不清的红线,姚燕语又忍不住看了卫章一眼。

  恰好卫章也正好看过来,眼神带笑。于是她忙低头错开视线,安静的品着青瓷茶盏里的碧螺,权当自己是个聋子,对旁边的话听而不闻。

  ☆、第八十三章 姐妹兰契,萧侯陈情

  姚燕语一直在纠结有关萧霖和云瑶的婚事要不要跟韩明灿讲。她想起元宵节那晚萧霖看韩明灿的眼神以及韩明灿的反应,两个人应该是有点感觉的,如果这事儿瞒着韩明灿,便觉得对不起她。可是,他们两个人到底怎么样还不确定,如果就这样说给她,又太莽撞了。

  到底怎样才好呢!姚燕语长长的呼了一口气,把手里的药典丢到了一旁。

  翠微见状立刻上前来问:“姑娘,累了吧?要不要奴婢给您捏捏肩膀?”

  “不用了,我起来走走。”姚燕语起身,一边活动着胳膊一边扭着腰。

  翠微看了一眼小炕桌上满满当当的书籍,忙过去把笔墨收拾了一下,把姚燕语刚写了字的一些纸张整理整齐放到一旁。又看见上面歪歪扭扭的蝌蚪文字,笑道:“姑娘写的这些字跟别人写的也不一样。”

  姚燕语回头看了一眼,说道:“你想不想学?改天有功夫教你。”

  翠微忙摇头:“不了。奴婢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呢,哪里学得来这个。”

  姚燕语才想起翠微翠萍两个丫头虽然跟着自己一起读过家里的闺学,但也只是勉强认识几个字,仅限于认识而已,写是不会写的,她们也根本没机会练习写字,想想也挺可怜的,于是笑道:“这有什么,等有功夫了,我教你写字。”

  “姑娘每日忙的脸睡觉的功夫都没有了,奴婢哪里还能给姑娘添乱?”翠微说着话,已经把小炕桌上的书籍纸张整理好了。

  姚燕语在屋子里活动了几下便想去外边透透气,刚出门便听见外头一阵吵嚷,因问:“前面吵吵闹闹的什么事?”

  翠萍一怔,忽然说道:“对了!今儿是放榜的日子!”

  “啊?”姚燕语先是一怔,继而惊喜的问:“莫不是二哥中了?”

  翠萍刚想说奴婢去瞧瞧,便见半夏兴冲冲的跑进来,高兴地回道:“恭喜姑娘!二爷中了!前面来报喜的人都等着讨赏呢!”

  姚燕语因问:“二哥呢?”

  “二爷?”翠萍想了想,抬手敲了一下脑袋:“二爷一早就出去了,说是去城外办事儿去了。”

  “快,叫人去给二哥报信!”姚燕语高兴地吩咐。

  旁边冯嬷嬷听了也非常高兴,忙提醒姚燕语:“姑娘,咱们得先给报喜的赏钱!”

  “给,给啊!多拿钱!”姚燕语高兴地有些无措的样子。

  冯嬷嬷高兴地答应着取了一包碎银子往前面去打赏。姚燕语又拉住冯嬷嬷说道:“嬷嬷问清楚了哥哥是中了第几名。”

  “哎,奴才知道了。”冯嬷嬷兴高采烈的往前面去。

  不多会儿功夫小丫鬟半夏又跑进来回道:“姑娘,二爷中了头榜第三十七名。”

  头榜,第三十七名进士?姚燕语有些不怎么明白,但觉得这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吧?

  “那,状元,榜眼,探花呢?”姚燕语问。

  “这个……奴婢也不知道啊。”半夏傻愣愣的回道。

  “啧!蠢丫头。”姚燕语瞪了她一眼,“快去问问。”

  看着半夏急匆匆的跑出去,姚燕语才反应过来,这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得是皇上钦点吧?好像是还得参加什么……殿试?姚燕语抬手拍拍自己的脑袋,心想我怎么这么‘二’呢,果然是被叫‘二姑娘’叫的,后遗症都有了。

  不管怎样,姚延意中了头榜第三十七名进士是天大的好消息。

  姚二公子平日庶务繁忙,读书也不过是闲着没事儿的时候才做的事情,跟那些整日抱着书晃着脑袋读‘子曰诗云’的酸腐秀才是不一样的。

  好消息传到了姚家旧邸,随后便传到了定候府祺祥院。

  当时,姚凤歌正把屋子里的人都打发出去,留着琉璃一个人在跟前说话儿,刚问了一句:橘红那丫头可靠不可靠?便听见守在外头有人高声说了一句,三奶奶,大喜了!

  姚凤歌蹙眉看了一眼琉璃,琉璃忙住了嘴起身出去。廊檐下守着的珊瑚已经问那报喜之人:“什么事情,就大喜了?”

  来报喜的是个婆子,在院子里高声笑道:“请姑娘快回三奶奶,二舅爷高中了头榜第三十七名呢!”

  姚凤歌顿时喜出望外,忙吩咐:“快,重赏来报喜的人!”

  李嬷嬷已经听见消息拿了银子出来赏人,然后祺祥院里的丫头婆子们人人有份儿,个个脸上喜气洋洋。

  不多时,封氏和孙氏一起过来给姚凤歌道喜,封氏笑道:“恭喜三弟妹了!二舅爷高中,日后必得皇上重用,留在京城任职,三弟妹也不必感慨娘家在京城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