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1 / 2)





  姚延意这才醒过神来,确定自己的嫡亲妹子的病是真的好了,姚家的嫡长女是真的不用死了!于是他拉着姚凤歌的手仰天哈哈大笑,连声道:“好!都好!好啊!”

  姚凤歌自然十分高兴,笑道:“二哥,我们进屋叙话。”

  “好,进屋!”姚延意满面春风同苏玉祥姚凤歌并肩进屋。

  姚燕语跟在后面,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这就是嫡亲兄妹的好处。自己纵然跟这位二哥是同父所生,但到底隔了一层肚皮,自己好歹还给他行礼请了安,他却连正眼都不看自己一下。

  一行人进屋落座,奉茶毕,姚燕语自动隐身躲去了后面。

  姚延意跟姚凤歌苏玉祥说话,朗朗笑声影响了整个祺祥院的气氛,连打杂的小丫头都高高兴兴的来往,还有闲着无事的便凑在一起,议论姚家二舅爷的好气度,好相貌。

  翠微见自家姑娘一脸无趣的样子,便端了一盏茶进来,把小丫头们都打发出去,方悄声叹道:“姑娘,喝茶吧。”

  姚燕语看翠微一脸的落寞,因问:“你又怎么了?”

  翠微在姚燕语跟前的脚踏上坐下,轻轻哼了一声,说道:“奴婢替姑娘不平。”

  姚燕语闻着茶香,轻笑着问:“我有什么不平的?”

  “明明是姑娘医治好了大姑奶奶的病,二爷就算不知道,大姑奶奶难道心里还没个数儿?在二爷面前,她居然一句话都不替姑娘说。二爷的一双眼里只有嫡亲妹子,看都不看姑娘一眼。这院子里的奴才都是势利眼,二舅爷这样,他们谁还把姑娘放在眼里?”

  “好啦!”姚燕语满不在乎的笑着,伸出手去捏了捏翠微圆圆的脸蛋儿,说道:“你也知道他们是嫡亲的兄妹,我跟他们到底隔着一层肚皮,而且二哥从小就跟我不亲近,我记得那年中秋家宴,他甚至把我跟三妹的名字弄混了,居然叫我雀华。他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没见你这般较真过。至于医治好大姐,我也是为了自己着想,跟他们无关。你也别吊着个脸子了,我有点饿了,你去小厨房看看我的鲜奶蒸糕好了没有。”

  翠微忙起身:“是了,这个时辰应该是好了。奴婢去给姑娘端来。”

  午饭时分,琥珀过来请姚燕语一同往前面去用饭,说府中设宴款待二舅爷,太太叫三奶奶和姑娘都过去。姚燕语十分的不想去,但又碍于陆夫人亲自开了口,只得换了衣裳到前面去。

  一顿饭吃的平平淡淡。姚燕语明白自己现在就是个尴尬的配角,所以很有配角的自知之明,不管别人怎样,她只管不言不语,耳朵是用来听的,嘴巴是用来吃饭的。

  家宴分内外两席,定候没在家,世子苏玉平和苏玉祥兄弟二人陪着姚延意。里间陆夫人带着三个儿媳妇并姚燕语和两个孩子作了一桌。

  席间,苏瑾云因要吃梅子,封氏新拨过去服侍她的兴儿媳妇怕她吃多了牙酸,吐酸水,便劝着她不吃。五岁的小丫头正是任性的时候,不给吃就哭了。

  陆夫人便皱眉问:“云姐儿是怎么了?”

  封氏忙回:“闹着要吃糖水梅子呢。兴儿家的怕她脾胃受不住,没给她吃,就闹。这孩子越发任性了。”

  陆夫人忽然想起封氏把苏瑾云的奶娘打发出去的事儿来,因问:“她那个奶娘是怎么回事儿?我瞧着她照顾云儿还算上心,怎么打发了?云儿还小,奶妈子还是很要紧的。”

  封氏便道:“她照管云儿不利,半夜里孩子哭,她悄悄地掐孩子。她那些功夫都做到明面儿上,把我们当傻子哄呢。府里岂能容得下这样的刁奴。”

  封氏这人生性多疑,如今二十五岁了却只有一个女儿,于子嗣上十分艰难。于是便对女儿的事情特别上心,生怕女儿跟自己不亲近。姚凤歌正是了解她这一点,才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挑拨了一下,在她的心里种下一根刺。

  本来姚凤歌也没想到封氏会这么快打发了那个可恶的奶妈子,还想着总要再加把火的。事后,姚凤歌还暗暗地感慨,不知是封氏的脾性改了,还是祝氏那刁奴运气太背。

  陆夫人虽然做了祖母,但她身为一品夫人既要料理家事,又要应酬外边,所以孙子孙女都没养在身边,对小孩子的事情也不愿多管,便没再多说什么。

  姚燕语对此事却心知肚明,不禁再次对自家嫡姐的手段表示钦佩。

  饭后,陆夫人有些乏了要午睡,姚凤歌带着姚燕语告退,陆夫人看了一眼姚燕语,忽然笑道:“我真是老了,记性越来越差。昨儿蘅儿跟我说要带你妹妹去镇国公府参加他们家二姑娘的棋社,你叫人预备一下,镇国公府不比别家,别失了体面。”

  姚凤歌忙答应:“是,媳妇记下了。”

  封氏妯娌三人服侍陆夫人躺下才退了出来从后门离开,出了上房院,孙氏拉着姚燕语的手笑道:“前儿我娘家送了两匹缎子来,那颜色很适合妹妹,等会儿我叫人给妹妹送来裁衣裳吧。”

  姚凤歌忙笑道:“二嫂子娘家送来的东西自然是极好的,就留着自己用吧,又想着她做什么。”

  孙氏笑道:“东西自然是极好的,只是那颜色太过娇嫩,我是不敢穿的,倒是小姑娘家穿正合适。等会儿我就叫人送过来。”

  姚燕语忙道谢,姚凤歌又客气了两句,妯娌三个方散开各自回房。

  ☆、第十六章 孙氏示好

  封氏带着自己的人往北走,苏玉平是长子,又是世子,他们住的清平院在陆夫人的院子后面,坐落在侯府的中轴线上。她与孙氏和姚氏不同路。

  苏玉安的安居院和苏玉祥的祺祥院在东侧,一前一后,安居院跟清平院比肩齐着,是东跨院。祺祥院在安居院后面,院子最后的一道墙跟清平院齐着。也就是说清平院一个院落的大前后小恰好是安居院和祺祥院的总和。

  这也怨不得谁,古训,长幼有序,何况苏玉平是世子。

  苏瑾云的教引娘子兴儿媳妇是封氏的陪房,算是心腹。因听见孙氏要送姚燕语衣料,兴儿媳妇一边走一边同封氏说道:“二奶奶今儿怎么忽然大方起来了,素来夫人送了她多少东西,也没见过像样的回礼。这会儿倒是上赶着送东西给人?”

  封氏轻笑:“哪有那么好给的东西?二奶奶娘家瞧上了镇国公府的二姑娘,想求娶进门给她堂弟。刚太太不是说镇国公府的二姑娘邀请咱们三姑娘和姚姑娘去玩儿?”

  “原来是这样。”兴儿媳妇笑道:“二奶奶的父亲乃是礼部尚书,按说这门户不低,只是镇国公府的二姑娘素来眼高,这门亲事怕是难成吧?”

  “你这话也糊涂了。这婚姻之事从来都是父母长辈做主,就算那二姑娘眼界儿不高,难道她还能去私定终身?国公府可不是寻常百姓家。要我说,二奶奶这是疾病乱投医。”

  “夫人说的是。”兴儿媳妇脸上的嘲笑难以掩饰,“只是姚姑娘这回可赚了便宜了。”

  “不过两匹缎子,姚家可不缺这个。两江总督是正二品的官职,又是个肥缺。而且姚家祖上富甲一方,别看姚姑娘是个庶出,怕是私底下的东西比二奶奶还多还好呢。”

  “话是这样说不假,我听说姚姑娘进府的时候,随身的东西拉了十几车?哎!要说这姚姑娘而是个可怜人,她如今在在们家算个怎么回事儿呢?”

  封氏冷笑:“本来是替她姐姐的,连嫁妆都带来了,只等明年出了国孝就正名呢。可她姐姐的病居然好了,她的身份可真是尴尬了。”

  “可人都进了门,再没有送出去的道理。难不成一女二嫁?”

  “这得看姚总督怎么想了。堂堂二品大员的女儿,怕是不肯给人做妾的吧?”说话间封氏已经进了自己的院子。

  祺祥院里,孙氏果然叫她的贴身嬷嬷送了两匹贡缎来,一匹葱绿色绣金线凤尾暗纹重缎,一匹浅桃红色挑银线梅花暗纹锦缎。的确是娇艳明媚的颜色,最上等的料子。

  只是姚凤歌的亲舅舅王珂中现就是江宁织造,天下最好的绫罗绸缎都从他手里过,除了必须是御用的绸缎织锦之外,但凡外边能见得到的姚家都有。姚凤歌更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