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乱世做权臣第49节(1 / 2)





  头一辆马车的帘子突然被掀开,露出大公主满是兴奋的脸,“父王,我也要下去和皇兄一起骑马!”

  肃王脑壳生疼,虎着脸凶大公主,“不许!你看你都和朱雀野成什么样子了?正在外面呢,还想骑马?”

  “为什么不能?”大公主一点都不怕肃王的冷脸,“当年姑母还做过监军呢,将来皇兄若是也要上战场,我也去给皇兄做监军!”

  肃王目瞪口呆,没明白他出咸阳之前还挺正常的女儿,怎么突然有了这么不正常的想法。正要苦口婆心的和大公主说当年长姐做监军是无奈之举,实在是家中无人可用,就听见女儿娇娇软软的喊他爹爹。

  肃王抹了把脸,转头对侍卫道,“找两个人坐后面的马车,将他们的马给青鸾和惠阳牵来,一定要温顺的马。”

  侍卫满脸茫然,王爷在说什么?他们哪有温顺的马?

  众人疾行回咸阳,没等吃肃王的冷脸就四处散开,各回各家。

  翌日众人在学堂上被抓去了勤政殿,永和帝和肃王冷着脸让老师们当着他们的面考较学生们的功课。

  众人心中一个激灵,他们在庄子上的日子早就玩疯了,书本长什么样都快忘了,谁能想到永和帝会突然心血来潮考较他们功课?

  抱着各种心思,众人纷纷将目光放在了重奕身上。

  高处的永和帝冷笑,“朱雀和青鸾最后答,吕纪和、宋佩瑜,你们先。”

  宋佩瑜和吕纪和对视一眼,眼中皆是相同的色彩。

  死道友不死贫道。

  若是重奕和大公主先答,他们说不定会做个人,毕竟人家的家长在上面坐着,他们多少要给重奕和大公主面子。

  既然是他们先答……

  那就只有祝在他们后面的人好运了,他们实在不想在这里挨了罚后回家还要挨罚。

  宋佩瑜和吕纪和确实有从来不听课还疯玩的底气,熟读百家、精通算数对他们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老师有意放水,永和帝和肃王本身就不太有文化的情况下,宋佩瑜和吕纪和表现的堪称完美,没给后面的人留下半分活路。

  众人都是将东宫小学堂当成了晋身之所,没一个认真听课的,这会儿全都被问懵了。

  心态好些的如骆勇,仗着永和帝是他姑父,睁着眼睛就开始瞎扯,明明老师问的他大学,他却满嘴中庸和论语混合着说,偏生永和帝和肃王没听出不对来,听见骆勇尚且没被老师们问住,能答得上来,还以为骆勇表现的不错,冷凝的脸色逐渐缓和了下来。

  以宋佩瑜站着的位置,正好能将老师们溢于言表的痛苦和狰狞都收入眼底。

  大公主和惠阳县主向来是学堂少有的会听课的学生,老师对她们本就印象不错。他们对骆勇、平彰之流都放海了,又怎么会为难得意门生。

  也难为这些老师了,净是问些轻而易举的问题,仍旧能让大公主和惠阳县主显现出来。

  最后轮到重奕。

  他根本就不理会老师们问的是什么问题。

  老师说了中庸,他就从头开始背中庸,若是老师们提起了具体那篇,他就从哪篇开始背起。

  老师说了大学,他就直接背大学。

  反倒是最对答如流的那个。

  若是老师们问重奕的看法。

  他只有三个字,“我没有”

  最后众人都从老师们手中拿到了评等。

  宋佩瑜和吕纪和当之无愧的拿到了甲等,同在甲等的还有重奕。

  大公主、惠阳县主、盛泰然、柏杨拿到了乙等。

  平彰和魏致远、骆勇拿到丙等。

  永和帝还特意提前打造了三十枚各个等级的金牌,分别按照大家的等级发放给他们十枚。

  老师们无声行礼后退出大殿,宋佩瑜握着金牌的手指稍稍用力了些,若有所思的看向永和帝。永和帝坐在高位,目光依次在众人脸上划过,“转眼间你们来陪朱雀读书也快一年了。经过三省商议,重设詹事府已经提上议程,一个月之内就会有结果。你们可有意在此时入朝,刚好詹事府空余一众三品以下的官位,正适合你们历练。”

  大公主和惠阳县主愣了下,眼中闪过羡慕,默默后退半步。

  除了重奕之外的其他人整整齐齐的跪了下去,异口同声道,“全凭陛下安排。”

  第44章

  “朕既然将你们都叫来,就是愿意给你们自己选择的机会。”永和帝说到这里停顿了下,举起手边黑色封皮的折子,“詹事府的具体官职已经决定好了,就根据你们从老师们手中拿到的等级安排。”

  宋佩瑜低着头,仍旧和身边的人异口同声的道‘全凭陛下做主’。

  永和帝见状笑了笑,直接点名,“宋佩瑜、吕纪和,你们的考核皆在甲等,你们先选,朕看正四品的少詹事正适合你们两个。”

  历朝历代的詹事府,都是以詹事为主,少詹事为辅。

  永和帝愿意给宋佩瑜和吕纪和两个从来没办过差事的少年人正四品的少詹事做仕途的起点,无论是不是看在重奕的面子上,都是给了他们极大的优待和恩宠。

  宋佩瑜知道他不开口,吕纪和绝对不可能说话。

  他朗声道,“臣身为殿下的伴读,只要殿下还在读书,臣就不会离开学堂。”

  “嗯?”永和帝短暂的笑了下,似乎在与宋佩瑜开玩笑,“错过这次机会,等你要入朝的时候,未必还会有恰到好处的正四品官等着你。到时候你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臣今日去了詹事府,来日才会后悔。”宋佩瑜说这句话不仅是在讨巧,更是发自内心,因此能坚定的面对永和帝审视的目光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