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后成了权臣掌中珠第77节(1 / 2)





  消息传回,两人皆大惊失色。

  须知章绩是镇国公的长子,自幼在军中历练,由镇国公亲自教出来的,是章氏这一辈儿郎里的翘楚。他出入京城时,身边亦有暗卫保护,论身手能耐,虽不及东宫,却胜过梁王等人。算遍京城上下,有能耐对他动手的,唯有永穆帝和玄镜司。

  章太后当即去找永穆帝,那位推说不知情。

  至于玄镜司,虽说盛煜和赵峻消失无踪,那虞渊却是个不知变通的硬骨头,说玄镜司是朝堂重地,盛煜办差前曾叮嘱过,若无皇帝手令,任何人不得入狱中。且盛煜将玄镜司管得密不透风,章太后从前费心安插的眼线皆被陆续拔除,探不到里面的半点消息。

  事情到了这地步,章太后便知大事不妙。

  ——毕竟章绩是在太子出京后消失的,实在过于巧合。永穆帝早已脱离她的掌控,如此安排,定有极大的图谋。

  但她此时能做的实在有限。

  除了加派人手寻找章绩之外,又派亲信出京,保护出巡朗州的太子周令渊,免得手里最贵重的棋子出事。而后修书于北地,命镇国公设法筹谋,施压于永穆帝。可惜信送出去没两日,便出了时相带人查缴军械的事。

  因私藏军械是章绩亲手安排,他失踪时,随行的亲信无一生还,窦氏纵想掩藏证据,也有许多漏网之鱼。时相原就在盛煜的协助下将此事摸得清清楚楚,查办起来,轻松如探囊取物。

  如今证据确凿,满朝文武皆将矛头指向章家,章太后哪还坐得住?

  这日前晌,待永穆帝退朝后,甚少露面的太后盛装出了寿安宫,在随从的簇拥中,徐徐前往麟德殿。

  作者有话要说:  明晚见~

  第77章 取舍

  麟德殿里, 永穆帝已恭候多时。

  听闻章太后亲自驾临, 他连眼皮都没多抬,只缓缓起身,往殿外迎去。因章太后来得气势汹汹,加之皇上生母地位超然,内侍并未敢阻拦,不等永穆帝迎到殿外, 那位已抬步跨入门槛, 母子俩在门口撞个正着。

  永穆帝一把年纪, 仍恭敬朝母后行礼。

  章太后身上是贵重的黑衣玄裳,花白的鬓发梳得整齐, 头上尽是赤金首饰, 年近七旬的人, 瞧着仍精神奕奕的。见永穆帝行礼拜见,她不闪不避,只端然理袖道:“皇帝刚上完早朝,这会儿应有空吧?”

  “既是母后驾临,儿臣自然有空。”

  永穆帝说着,请她往内殿走。

  随行的内侍女官皆在外面静候, 殿门掩上时,屋中便只剩母子二人相对。章太后瞥了眼堆满案头的文书,丝毫不掩来意,端然坐在旁边那张圈椅里,抬眉道:“积压了这么些折子没批, 莫非都是参镇国公的?”

  “母后英明。”永穆帝淡声。

  自废太子妃的事后,母子二人几乎撕破脸面,此时貌合神离,也无须惊怪。

  章太后似没听出他语气中淡淡的讽刺,只抚着檀木细润的扶手,缓声道:“哀家听闻前些日章绩出城办事,却忽然失了踪迹,遍寻不获。京畿布防原是太子负责,如今他刚出京巡查便出了这样的事,实在令哀家悬心。”

  “母后不必担忧,章绩是朕让人抓的。”

  “哦?”章太后似已料到此事,“就为这点军械的事?”

  “私藏军械属谋逆之罪,朕扣押他是为查案。”

  “皇帝这是打算动镇国公。”章太后面目冷沉,盯着儿子,“时相亲自出马,罪名尚未议定,事情倒是闹得满城皆知。皇帝这不止是要镇国公伏法,还想将章家拿战功换来的名声一并糟践。飞鸟尽良弓藏,这种话本不该哀家说,但皇帝如今的行径,却着实令功臣寒心。”

  “朕只是摆明事实,孰是孰非,百姓自有公论。”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章太后嗤之以鼻。

  她出自将门望族,自幼高人一等,后来随先帝建立新朝母仪天下,娘家兄弟皆位列国公,膝下又尽是风子龙孙,权柄在握时,早就习惯了高高在上。百姓于她,不过是远远匍匐在宫城外的万千芝麻而已,不足以入眼。

  章家世代猛将,是非功过,岂是他们所能置评?

  遂冷哼了声,道:“百姓愚昧,只叶障目,能有何公论?倒是朝堂上喋喋不休,皇帝如此放任,难道真要逼得镇国公声名扫地,甚至拿谋逆的罪名取他性命?”她的声音骤沉,凤眸盯向皇帝,隐隐藏有杀意,“他若真想谋逆,何须在京城费事。”

  “太后的意思,是要镇国公拿着朝廷的兵将,坐实罪名?”

  章太后冷冷盯着他,“若皇帝逼迫太甚,哀家也难阻止。”

  “非朕逼迫,是章家步步紧逼。太后其实最清楚,当初先帝封了章家三位国公,连太子妃也出自章家,已是尊荣之极。朕扪心自问,这些年并未薄待章家,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章孝温兄弟俩割地自据,屡屡抗旨不遵,便连章念桐都肆无忌惮,莫非是觉得,这天下已改姓了章?”

  这话问得,已十分凌厉。

  章太后微怒起身,“天下自然姓周。但章家曾立下汗马功劳!”

  “当初跟从先帝的人,谁没立过汗马功劳?但朝堂内外,谁像章家肆无忌惮,目中无人?先帝对章家已是厚待,如今他兄弟俩自恃功劳,母后居中姑息养奸,是想让章家同享这江山,还是索性将先帝的心血拱手让人?母后别忘了,君王之下,尽是臣子!”

  永穆帝面寒如霜,迎着太后盛怒,沉声续道:“章家有军功不假,但这些年的累累恶行,便是诛九族也不为过!”

  “你敢!”章太后闻言大怒。

  永穆帝拂袖,背过身去。

  章太后当年费心将他送入东宫,而后推上皇位,便是看中永穆帝重情,易于拿捏。谁料昔日的重情少年成了帝王,如今竟会说出这样的话?她咬着牙,气得浑身发抖,好半晌才压着盛怒,道:“皇帝翅膀硬了,哀家不便多言。但北边驻扎十几万大军,你可掂量清楚!”

  “他若当真谋反,朕有的是兵马钱粮对付!届时章家上下不留半个活口!”

  这话说得太狠,章太后气得血气翻涌,口不能言。

  永穆帝则抬步到案边,取了个鼓鼓的锦囊。

  “或者,母后是指望他?”

  说着话,将锦囊丢在章太后身旁的矮几。

  章太后脸色铁青,却仍取了锦囊翻开。这一瞧,原本强压的气血再难克制,喉头一股甜猩涌起,她竭力咽回去,脸上青白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