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之二婚如蜜第24节(1 / 2)





  这人攀上了司机的关系,认识了县城商业局的主任,跟人家女儿好上了。

  但是人家要彩礼八百,他拿不出来。

  所以辞职下了海,也是狗屎运,又见着了谢婉秋,搭谢婉秋的线,截胡了一批钟表,低价卖给了几个乡镇的供销社,从中抽了提成。

  这一转手就几千块到手,王岗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嘚嘚瑟瑟去省城给那女孩儿和谢婉秋都挑了份礼物,回来的时候见着了房夏苗,一口一个姐姐的叫得亲热。

  房夏苗虽然知道他和自家妹妹有过节,但是天色太晚,想着到底还要管房明宏叫声一叔叔,就把这个堂弟带回来了。

  杏果镇离县城近,明天早上他步行半个小时就能到县城去巴结那两位女士了。

  听完二姐的介绍,房秋实没说什么,只是把媛媛搂在怀里:“二姐,大姐是不是还在省城住院呢?”

  “没有,转回我镇上医院了,不然我也不能到现在才回来。”房夏苗大概知道妹妹要做什么,直接拿出一份委托书来,“大姐的桑树林和那一大屋子夏蚕委托你帮忙照顾一下。有这份委托书在,要是有人想霸占林子私自出售那些夏蚕,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叫他们滚蛋!”

  原来二姐和她想到一块儿去了。

  这倒是省得她再跑一趟了,不过她还是不放心,想亲自去看看大姐。

  房夏苗没拦着,她们姐妹三个一向要好,要是不让小妹亲眼看看,小妹心里肯定不踏实。

  所以留下王岗和陆茂行他们在这里闲聊,她们姐俩带着媛媛去了医院。

  王岗没想到会在这里碰上房秋实,更没想到,上次那个军人也在,一时间有些尴尬,直到房秋实走了才松了口气。

  要是让夏苗姐知道他败坏了秋实的名声,那以后李爱国这边的路就断了。

  他还想倒卖李爱国厂里的麦乳精呢。

  虽然刚开始试产,还看不出个子丑寅卯,但是他总觉着,能一口气接下上海那边旧生产线的肯定不是凡夫俗子,做出来的产品肯定没问题。

  所以这才舔着脸跟过来了,蹭车是假,趁机过来巴结巴结是真。

  此时他和陆茂行大眼瞪小眼,有点不知道怎么打破僵局。

  倒是陆茂行,大方地抓了一把喜糖给他:“吃糖,让你也沾沾我和秋实的喜气。”

  “喜气?你们这是?”说话间,王岗视线一扫,看到了杵在陆茂行胸口兜里的红本本。

  虽然只露了个边边儿出来,但是这样正的大红色,配上一大袋子的糖果,他就是再笨也懂了。

  忙把喜糖接了过来:“房秋实离婚了?嫁给你了?”

  “秋实比你小两岁吧,那我得喊你一声堂哥了。”陆茂行没提离婚的事,这些人真烦,女人离婚像是多石破天惊的大事似的,说起来总要挤眉瞪眼的,跟没见过世面似的。

  王岗这下彻底回过味儿来了,该不会是他败坏了房秋实的名声,祝家不要她了吧?

  嘿,也好,面前这个一看就是没钱的穷鬼,不然这么穷酸的糖果也拿不出手啊!这下有她受的了。

  活该,谁叫她当初故意坏了他和谢婉秋的好事!

  谢婉秋下个月都要嫁人了,他这里还八字没一撇呢,想想都来气。

  吃糖的时候,故意咯嘣咯嘣的,好像嘴里嚼着的是房秋实似的。

  陆茂行有涵养,在别人家做客不方便跟他啰嗦,于是面带微笑看着他:“刚二姐说,供销社那边的钟表是你提供的?”

  “对啊,怎么,你也想发这个财?别做梦了,这次配额全满了,别说你们扬江镇,就是整个县城都不会再有供销社收钟表的货了。”王岗一想到自己赚了这么一大笔钱,很是得意,眉飞色舞的,活脱脱一个小人。

  这可是他在公交公司卖五六年的车票才能赚到的钱,只花了七八天就到手了,爽啊。

  难怪人人都要去做倒爷呢!

  来钱就是快!

  陆茂行心里有底了,原来是这小子截胡了黄克俭的买家。

  本来他还想着今天没去成黄克俭明天再去一样的,现在看来,倒是不能耽误了。

  既然整个县城的供销社都被王岗填满了,那自然只能另寻蹊径了。

  等房秋实回来,他就管房夏苗要了几只大麻袋,随后跨上二八大杠,把一大一小两位姑娘都接走了。

  房夏苗想留他们在这里住一晚,他却说等不得了,今晚就要去扬江镇,有重要的事。

  在路上,他把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房秋实。

  “我打算去上海跑零售,上海那边物价贵,一个钟表起码可以卖35以上,进价才23,这一来一去,抵一个普通工人小半个月的工资了。”他说的是大实话,这年头的物价就是这样离谱。

  钟表这种东西算是奢侈品,一般人家真不咋舍得买。

  所以整个县城所有的供销社加起来也才一千个的配额。

  黄克俭这里的一千个钟表,确实找不到别的销路,除非走出去。

  房秋实倒是不介意他出去跑货,她只是担心:“你胳膊——”

  “真没事儿,我把我发小带上,给他点辛苦费,他出苦力,我出吆喝,这下你该放心了吧?”陆茂行本来就没打算一个人去,他现在确实不方便,洗澡还得人帮忙。

  但是这么好的机会,确实不容错过,要是等他伤好了,人黄克俭也该想到这个法子了。

  所以,这事宜早不宜晚。

  而此时的祝家,祝大山也刚刚得知了黄克俭货物滞销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