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节(1 / 2)





  哪料她竟傲然扬首,“□□这种事好像还轮不到你,此事我自会找明修师太交代清楚。”

  “你……你居然耍我?”

  饶是清疏火冒三丈,她也奈何不得清音娘子,毕竟人家的身份摆在那儿,除了明朝暗讽几句之外,她还真没资格质问惩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扬长离去,恨恨咬牙,暗自期待着师父能够按照佛门规矩重重罚她。

  毕竟祖师有规定,她们与山上道观之人不得往来,宋余音犯了戒条,必定挨罚,清疏就等着看她的下场,看她还敢不敢猖狂!

  问心无愧的宋余音去求见师太,将今日之事原原本本的道出,当然,那小道士与先帝相像一事她只字未提,三公主为何让她暂离庵堂的原因她也没明说,只道需要避忌宫中贵人。

  明修师太向来看得通透,那位六皇子今日一直在打听清音的行踪,想来两人之间应是有些纠葛,便也没多问。

  既已了解事情原委,师太自不会再追究她的责任,“此事乃清疏失察,恶意出言诋毁,我自当□□,纵有流言传出也不必再去费神争辩,清者自清,无需理会旁人的闲言碎语。”

  只要师太了解情况即可,旁人的看法,宋余音不甚在意,只有一点不甚明了,“恕弟子斗胆一问,即便佛道理念不同,但也不算仇家,为何不许往来?清疏师姐何故这般大惊小怪,这事儿又和虚云观的祖师爷有何牵连?”

  叹了声冤孽,师太只道前尘旧事不提也罢。

  听这话音,似乎又是一段不可追忆的复杂往事,既然师太不便明说,她也不好再追问,就此告辞,退出房门。

  回房的路上,远远瞧见银杏树下有道熟悉的身影,不是旁人,正是另一位太妃。

  当时与她一道被送入宫的还有虎威大将军的女儿卫云琇,两人一般年纪,都是个命苦的,后来皆被送入庵堂,因志趣相投,便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终于等着她归来,卫云琇快步上前挽住她胳膊,担忧又紧张,“方才之事我已听南溪说起,那个清疏忒过分了些,我来的路上就听见她正与其他人乱传话,说你与道士有染呢!气煞我也!”

  拍拍她的手,宋余音安抚道:“放心吧!师太会找她谈话的。”

  她怎么能放得下心?南溪的话已然害得她心神忐忑,四下看了看,这才小声询问,“我听南溪说,你遇见了一个很像先帝之人,真的是他吗?有几分像?”

  回想着那人的容貌,宋余音沉吟道:“七八分吧!”左右云琇是她最要好的闺友,她便也没瞒着,然而云琇听罢却无任何喜色,甚至忧心忡忡,柳眉深蹙,“不会真的是他吧?可咱们明明看着他入殓葬入皇陵的啊!怎么可能起死回生呢?”

  她的疑惑又何尝不是宋余音的?“当年之事的真相谁也说不好,此人究竟是不是先帝,我暂时无法断定,只是怀疑而已,还需验证。”

  卫云琇毫不期待,惆怅满怀,“但愿他不是,先帝千万不要回来,我可不想再入宫做妃子。”

  云琇与先帝本就没有感情,实不愿再入红墙,葬送后半生,这一点宋余音能够理解,但她对先帝的态度不一样,若然他真的还活着,她还是很期待与他相认。

  倘若他就是先帝,其他的疑惑便可迎刃而解,若然不是,那她也该死心了!

  随她进屋后,几个小姐妹又在一起探讨了许久,直至用罢晚膳,卫云琇才告辞回房。

  当晚南溪就将道袍给清洗干净,晾晒一日已然干透,原本由她将道袍送还即可,但宋余音想打听那道士的身世,便决定亲自去一趟。

  次日的天有些阴沉,簌簌的风吹刮着窗纸,单听这声儿,南溪已不自觉的缩了缩脖颈,劝主子等暖和些再出门。

  昨儿个宋余音几乎一宿没安寝,那颗心就像是被人用手扣挖一般,思绪也一直飞奔,不断思量,猜测着各种可能。明明困得脑壳疼,却怎么也睡不着,是以哪怕阴云蔽日,凉风呼啸,她也想尽快去虚云观问个清楚,生怕再等下去会有一场大雨,若然连下几日,山路泥泞更难行。

  拦她不住,南溪只哀叹了一声,默默的从木箱里找出一件银灰色的袍子给主子披上,又帮她扣好袍帽,两人这才一道出门上山去。

  没了墙屋做遮挡,这山风越发凌冽,林间小道儿已被青黄落叶满覆,踩在上头沙沙作响。一路上主仆二人都低垂着脑袋迎风向前行进,宋余音得用双手紧拽着袍子的边角才不至于被风吹开。

  生怕呵风,两人都没说话,一直闷头走路,一想到很快就能见到他,满心期待的宋余音也顾不得歇息,不觉加快了脚步,赶往虚云观。

  想起照谦的嘱咐,宋余音没走正门,绕了许久的路才至后门。

  终于能停下歇一歇,她累得直喘气儿,连话都说不出来,南溪倒像是没事儿人一般,敲门的力气还挺大。

  许是看门的在打盹儿,她拍了好一阵儿,门才缓缓打开,迎面便见一个小道士正打着哈欠。

  晃眼瞥见来人,吓得他愣怔当场,忘了合嘴,直至进了满口的风,感觉到口干舌燥,他才赶紧闭上嘴巴,却也不将门全部打开,整个人堵在门口,把着两扇门,狐疑的打量着她们,毫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我们这道观不接待尼姑,你们请回吧!”说着便要关门,宋余音快步上前抵住了门,耐着性子自报来意,“我们是来找照谦的,烦请这位小道长通报一声,有劳了!” 说着看了南溪一眼,南溪立马递上一枚碎银。

  “照谦?” 握住尚有余温的碎银,小道士双眼闪光,终是舍不得归还,悄咪咪地领着她们进入道观,将她们带至一间屋内候着,他则去找人,临走时还特地交代她们不许乱跑,以免被其他师兄弟瞧见。

  宋余音自当遵从,不意给他惹麻烦,然而他才走没多久,坐在一旁的南溪就捂着腹部蹙眉轻嘶着,担忧的余音忙问她怎么了。

  艰难的摇了摇头,南溪也不太清楚,兀自猜测着,“许是早上喝的地瓜粥有点多,这会子腹痛得厉害,娘子,我快要坚持不住了!”

  情况紧急,心知她等不下去,宋余音只能让她出去找茅房,自个儿则在这儿继续等着。

  没一会儿工夫,小道士便将人给找来了,瞧见照谦推门而入的那一刻,宋余音站起了身,还下意识望他身后瞧了瞧,不见有人跟来,眸光顿黯。

  照谦尚未察觉,还笑着与她打招呼,“今日天阴得厉害,你怎的还要赶来?我还有衣裳穿,也不缺这一件。”

  “欠人东西不还,我总觉得不自在。”说话间,她将洗好的衣裳递向他。

  触手十分柔软,照谦都有些怀疑这是不是自个儿的衣物,“我们洗衣裳都是随便一洗一揉,干了之后也是皱巴巴的,还是你们姑娘家心细,洗出来的衣裳如此平整!”

  闻着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照谦心下颇慰,想着回去就要把它换上。

  还衣服不过是借口,实则宋余音今日过来是想打听那个人的身世,当着人家的面儿,她还真不好意思问出口,照谦此人性子开朗些,她才想着跟他打探一番,遂问他那位师兄叫什么名字。

  “他叫时谦,”道罢照谦又觉哪里不对劲儿,眸闪疑光,将衣物放置一旁,负手踱步打量着她,“我发觉你好像对我师兄很上心啊!该不会是对他有意吧?”

  第5章 再会故人

  就猜他会怀疑,宋余音早已备好说辞,“我乃修行之人,并无他意。实则是因为他长得很像我的一位亲人,不过三年前他出了事故,按理说没有生还的可能,前日里瞧见觉着眼熟,但又不敢贸然询问,怕唐突了人家,这才向你打探。”

  “三年前?”照谦沉吟道:“那他肯定不是你的亲人,他在虚云观可不止待了三年,我都已来了五年,我来的时候他便在这儿。”

  是吗?难道真的是她认错了人?不死心的宋余音又问,“时谦是他的道号吧?你可知他的本名?”

  这个照谦还真记不清,“我们时常以道号相称,久而久之都快忘了彼此的本名,隐约记得他好像姓叶。”

  宣惠帝该是姓陈才对,此人却是姓叶,不知照谦这话是真是假,思来想去,他似乎没有骗她的必要,但时谦如果不是宣惠帝,为何她见到他时那种熟悉之感竟如此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