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2节(1 / 2)





  薛宝钗一时笑,一时叹气,眉眼间隐有忧伤之色,眼角隐含泪光。

  雍政帝将薛宝钗拉近,轻轻抹去她眼角泪水,奇道:「既是欢喜之时,为何要叹气呢?」

  「妾身只是想家人了。」薛宝钗叹道:「见云妹妹如此风风光光的成了皇家妇,妾身一时想起了自己的爹娘还有兄长。」

  「……」雍政帝轻轻抚摸着薛宝钗如鸦羽一般乌黑的秀发。

  自收了薛宝钗之后,他也略略查了一查薛宝钗的往事。这一查倒真是让他心疼了,薛宝钗自幼便和荣国府的贾宝玉暗中订下亲事,无论是幼时在金陵之时或是进了京之后,都极为格守本份,未曾见过徒辰阳一面。

  也不知徒辰阳是怎么知道薛宝钗的美名,让薛蟠送妹入宫,又被善妒的王熙凤知道了,加上一个护子的皇后,这才最后闹成这般,薛家家破人亡不说,薛宝钗也背了污名入宫,但这个污名,薛宝钗背的着实冤枉。

  若非是徒辰阳贪花好色,做为皇商之女的薛宝钗应该会遵从母命的嫁入贾家,虽不如小七家的这般风光,但也该是正常荣重的婚礼,而非像现在这般什么都没有。虽说他给了薛宝钗宠爱,但当年她屈辱入宫一事终究是委屈了她。

  「爹爹虽然过逝的早,但爹爹当初过逝前,每次做生意时,得了什么珍稀的好东西总是给我留着,说是要给我攒嫁妆,我大哥也是,每每得了好东西也是尽都留给我了,总说这些好东西都是要给我做陪嫁的,但万没想到…」

  想到往事,薛宝钗的心都纠起了,虽说薛蟠贪花好色,人人都说他不是个好东西,被斩了也是罪有应得,但他却是她心目中最好的哥哥。

  大哥从小就疼她,事事让着她,有什么好的也想着她,出门时都不忘给她带些小玩意回来,就连云妹妹都叹说:薛大哥哥如果能把对自家妹子上用的心思分一分到外物上,或许也不会有这么多事了。

  大哥性子骄横放纵,没个轻重,妈妈管不住他,便想仗着荣国府之力,早点给他娶上一门妻室,好管管他,让他收收心。但薛蟠怕娶进门的新妇对她不好,便推了此事,说是等她出阁了之后再行娶妻,万没想到……

  说到最后,薛宝钗泣不成声。

  雍政帝一叹,虽未说些什么,但抱着薛宝钗的手越发紧了,「你若是想见你娘,可以召她入宫。」

  薛家也就剩下这么一个寡妇了。要不是宫廷中有所不便,以薛宝钗独女的身份,大可以直接奉养其母,也无需母女分离,只能偶尔见上一面了。

  薛宝钗摇摇头,「召入宫也只能召女眷入宫,我堂兄弟难得来京里一趟,却不得见……还有好些姐妹也不好召见……」

  宝琴妹妹长的太好,虽然嫁进梅家好些时日了,但徒家男人多好色,皇太子出了名的好色,而另外两位皇子也是在女色上有些不拘的,若是让皇太子或另外两位皇子见着了宝琴妹妹,只怕又是另外一番风波。

  薛宝钗半呢喃道:「我好想回家一趟呢…」

  薛宝钗在温顺地靠在雍政帝的怀里,身上的淡淡冷凝香气一直往雍政帝的鼻间送,美人在怀,又闻着那女子幽香,一瞬间雍政帝也好似醉了。

  「想回就回去吧。」雍政帝轻声说道:「朕允了!让你回家瞧瞧。」

  就在忠郡王圆房后没多久,雍政帝突然下旨:「世上至大莫如『孝』字」,天家重孝,体贴万人之心,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不妨启请内廷銮舆入其私第」(注一)

  此旨一出,所有的宫妃无不欢天喜庆,这后宫妃嫔大多小小年纪便进了宫,除了少数嫔以上的宫妃偶尔能和自己母亲、嫂子见个面之外,好些宫妃已有十来年不曾见过娘家人了,那个人会不想家呢,就连皇后得了这个旨意也是意动,连忙通知了娘家人。

  做为皇后,她自然不受宫规所限,每月只能召见娘家人一次,但她母亲年老体衰,腿脚不便,禁不起折腾,已有好些时日不曾进宫了,虽说能常与嫂子见面,但嫂子毕竟只是嫂子,好多心里话都不好说。

  每次见着了,这话里话外便是说着自己的小女儿有多可怜,堂堂的太子表妹,却屈居于小小的良娣,还不如旁系的石贵嫔,每次听着这话总让皇后生着闷气,又不好讲圣上是为了敲打她,这见还不如不见。

  皇后都有心思回娘家省亲了,素来和皇后作对的淑妃自然也动了心思,她是柳家旁系女,自己的亲娘家人死的死,外放的外放,只剩下一个亲侄子了,在京中也没什么亲人可言。但随着徒辰阳被封为皇太子,这柳家也有些疏远之势。

  她虽是召了柳家主母入宫好生敲打了,但也不知道她回去是怎么跟理国公说的,这平日的孝敬虽然不减,但无论叫他们做什么总是推三阻四的,因男女有别,又非血亲,她也无法亲自和柳家家主说说,这省亲之日,倒是个好机会。

  「哼!」柳淑妃冷哼一声,「怎么说都是姓柳的,难不成你们当真以为能独善其身吗。」

  不只是雍政帝的宫妃,就连太上皇的宫妃与几个皇子的妃嫔娘家也动了心思,纷纷上折子恳求省亲,旁人也就算了,但那甄太贵妃竟然也想要回家省亲,着实让人为难。

  本来这甄家位于江南,千里迢迢,甄太贵妃本就无法省亲,但那老六和老九也不知那根筋不对了,竟然上折子求让甄太贵妃到老六的慎郡王府中省亲。

  莫说这甄家近年来颇有一些举动,这甄应仁之事还没了,就凭甄太贵妃知道他对太上皇下毒,好做出太上皇失智之状,他便不可能让她活着出宫。

  雍政帝沈吟片刻,便以太上皇重病不能离人为由,阻了所有太上皇的宫妃回家省亲。但后宫妃嫔及皇子妃嫔则不在其限中。

  此旨一出,本指望贾太贵人回娘家省亲,给荣国府撑撑腰的贾家顿时失望了,这荣国府愁云惨雾的好似死了人般。

  贾家不甘心没了娘娘省亲之机,殊不知好些人家暗暗羡慕着贾家。娘娘回家省亲故然是件好事,但这银子如流水般出去可不是件好事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后宫的女人更是爱比拼。这宫妃回娘家省亲的首要前提便是得有重宇别院,这园子势必是不能小了,若一个妃子的省亲别院比个嫔还小的话,那还像话吗?特别是这次皇后娘娘也有意回娘家省亲,皇后可是后宫之主,这园子岂能小了。

  光是为了建园子的地点,据闻就让皇后的父亲──石家家主愁白了头发。石家虽是世家大族,但为了避嫌,已有好些年不曾出仕,大多是做些闲职,而当年皇后嫁进宫时也带走了石家大半的财产。

  石家虽算不得内囊尽了,但也没太多余钱去盖这重宇别院,更别提这宫妃娘家为了争建省亲别院,好些东西是一日比一日贵,他们不过是略一犹豫,原本瞧上的地便被周贵人家抢走了。

  最后还是好些石阁老当年的学生弟子捐了好大一笔钱,又有江南商户之助,这石家才能建起省亲别院,只是这规模隐隐不如理国公府里的了。

  毕竟柳家乃是贵勋之家,虽然家主不争气,但初代理国公当年着实抢了不少好东西,这理国公府也比寻常公候府第略大些,不说别的,光是这建园子的地便不用愁,直接在理国公府里划一块出来便就是行了。

  听闻宫中妃嫔连日不断召着娘家人,还有好些宫妃娘家开始丈量起土地,准备建园子的消息传来之后,薛宝钗微微一笑,低声对莺儿吩咐道:「去!跟二哥哥说上一声,可以开始了。」

  也是要多亏了徒辰阳,给了她这么一个好法子。这宫里若要论做生意,那有人能及得过她这个皇商之女。

  无论是皇后娘娘,还是太子妃也好,欠她的,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作者有话要说:  注一: 出自红楼原文

  总算赶出来了。^___^

  晚上的加更也会晚点哦。

  ☆、各家省亲 (捉虫)

  雍政帝连放了徒昭三天婚假, 这三日内徒昭几乎是每晚都只晓得在史湘云身上摆弄着他学习来的知识了,要不是史湘云问过小夏子, 徒昭没用过什么不该用的药物助兴, 她真真怀疑这家伙是不是用了什么不该用的药了,要不那来的那么多的精力。

  三天婚假过后, 雍政帝略略考核了一下徒昭, 大笔一挥,把他安排到了吏部去了。徒昭原本是在户部行走, 但婚假过后反而移到了吏部。

  这户部和吏部可说是六部之首,徒昭一个没有母族, 妻族不显的皇子去过了户部又被安排到了吏部!?

  反倒是这素来极受宠信的大皇子和二皇子还在礼部, 不曾挪窝过, 而这皇太子虽贵为皇太子,但始终不曾受雍政帝重用,雍政帝一直似是视其如无物, 瞧雍政帝一直手把手教导的另外三位皇子,而且似乎大有让徒昭将六部都轮上一回之势, 难免让人有些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