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节(1 / 2)





  徒昭顿了顿,终究是帮皇太孙说了句公道话,「这次的事不关我太孙哥哥的事。」

  皇太孙虽是对薛宝钗有意,但也不过是让薛蟠将薛宝钗的名字报进小选之中,然后让人不要动手脚把她刷下去罢了,皇太孙本等她过了十六之后再召她入宫。

  这次会闹成这般,除了太孙妃嫔们在后面推手之外,另外也是薛家自己行事不检,要不那些其他皇叔的门人也不会捉着机会攻击薛家,真要论起来,皇太孙反而算是被薛家连累到了。

  「不然是何人?」史湘云怒道:「都怪他,自家的女人都没管好,要不是他要宝姐姐进宫,又没管好那些人,这事也不会闹成这样了。」

  自己房里的几个女人都搞不定了,还想吃着外面的,这下可好,害得人家家破人亡。

  徒昭叹了口气,倒是颇心有戚戚焉,以前皇太孙说什么女人可顶半边天,他还当是玩笑话呢,没想到这几个女人联起手来,这份力量还真不容小觑,一个坐拥百万之财的皇商之家,就被几个女人给硬生生毁了。

  太孙哥哥什么都好,就是对女子太过心软了,要是太孙哥哥早早封住了王嫔侍的嘴,这事压根不会发生。

  最叫史湘云愤怒的是,「都把人家害成这样了,还硬要宝姐姐入宫,这不坐实了宝姐姐和皇太孙殿下之间有过不清白之事?而那旨意里把宝姐姐贬成这样,这叫宝姐姐以后如何抬起头来做人?」

  什么狐媚惑主的,永不许升位,逼人进宫还如此羞辱人,要不是宫女不许自杀,自禁会牵连全家,宝姐姐怕会连累到薛姨妈,只怕宝姐姐那时是真是恨不得自己当场死去算了,也是宝姐姐坚强,要是她或林妹妹碰到了这种事,断然是活不下去的。

  徒昭摇头辨解道:「这旨意不是我太孙哥哥下的。」

  皇太孙哥哥虽然有些好女色,但从来不碰未满十六岁的女子,就连太孙妃也是待她满了十六之后再让她入宫的,断然不会召个才十三岁的女娃娃入宫伺奉,更不可能下如此污辱人的旨意。

  这时候召薛宝钗入宫等于是承认了薛宝钗与皇太孙有染一事,只会毁了薛宝钗,也多少会影响到皇太孙的名声。但这全是太子妃的主意,只怕太子妃也是看上那薛家的百万之财了。

  再则,太子妃怕是有故意让薛宝钗背着污名入宫,就算薛宝钗得宠生了儿子,也没法把儿子放在自己名下,只能将儿子送给其他宫妃,像是太子妃娘家的侄女儿养育,权衡之下,太子妃方才会拼着损害皇太孙的名声,也要在这个时间点召薛宝钗入宫。

  宫里女人要嘛拼宠爱,要嘛拼家世,薛宝钗家世虽然不行,但背后隐隐有着四大家族,再加上皇太孙的宠爱,若再太孙妃前生几个儿子,不就成了柳贵嫔第二!?太子妃吃过柳贵嫔的苦,又知皇太孙在女色方面太无忌讳,断是不会让皇太孙房里再出现一个柳贵嫔的。

  王嫔侍的身子不就是因此而硬生生毁在太子妃身上的,巧姐儿要不是一早被诊出是个女胎,也断然是保不住的,倒是可怜太孙妃因此被背了锅,莫名被王嫔侍恨了那么多年。

  史湘云想了一想,这薛宝钗进宫的旨意确实是太子妃下的,可薛家这事,背后若无人推手,她才不信这事会闹成这样子,小小一个纨绔子弟打死人的事情最后竟然能闹到了朝堂之上,别说薛蟠只是个假国舅了,就算是个真国舅也没这种资格,说实话这也未免太看得起薛蟠了。

  况且就她所知,不止她二叔,就连一向与贾政夫妇不合的贾赦都拗不过薛姨妈,帮她走了走关系,想把这件事给略拖一拖,虽说因流言之故,薛蟠之案只能从重量刑,但法理不外乎人情,这大理寺略拖一拖,待事情淡过后,再改判一个流放也不是不成的,但这次大理寺却不肯略让一让,完全不给人情。这可不符合官场上官官相护的习惯啊。

  「这是怎么一回事?」史湘云问道。小小的纨绔子弟杀人案竟能震惊朝野,这可不似太孙妃嫔那些只顾着争宠的女人们做的出来的。

  「薛宝钗得罪的人可多了。人人推一把不就这样了。」徒昭叹道。薛宝钗虽然什么也没做,但她得了皇太孙的青眼,便就是她的罪过。

  「你知道我不是问这个。」史湘云怒瞪徒昭一眼,「这事背底里究竟是那些人出了手了?不说别的,光薛蟠杀人一案,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可以查得到的。」

  她这个宫斗加宅斗小白只看出太孙妃和太子妃娘家牵涉到其中,但这两户人家清贵却无权,要将事情闹成这么大怕是不容易,更别提翻出薛蟠的事了,薛蟠之前在金陵杀人一案才是将这事闹大的关键,金陵离京城如此之远,当年那案又有贾府帮着压下去,事隔那么多年,要查出这事可不是件容易事。她总觉得这背后还有人出手,而且这人可比太孙妃和太子妃娘家加起来要来的厉害多了。

  徒昭犹豫了一会儿后道:「是王嫔侍和几位皇叔的门人,毕竟太孙哥哥是皇太孙啊。」

  这事其实一开始便有王嫔侍的影子,要不是王嫔侍,其他人也不会知道薛宝钗的存在;若不是王嫔侍买通了太孙身边的人,太孙偷偷避孕一事也不会让人发现,甚至于就连薛蟠之事都是王嫔侍揭露的,要不一群后宫女子那会知瞧这薛家人在金陵犯的事呢,再之后……就是朝庭上的夺嫡之争了。

  当然皇太孙也是有错,若不是他太过宠爱王嫔侍,让她生了不该有的胆子,也不会有王嫔侍闯书房,翻出薛宝钗画像一事了;若是皇太孙一开始便封住王嫔侍的口,或是好生责罚王嫔侍一顿,不让王嫔侍私下搞东搞西的,或许也不会发生众妃嫔群起围攻薛家一事,最后还连累到自己名声。

  说到底,皇太孙终究也不在乎薛蟠此人的死活,也没想到那些女人竟然会联合起来对付一个薛宝钗,再加上几位皇叔门人着实找到了不少太孙妃嫔娘家的不法之事,这才惹火烧身。

  「王嫔侍?」史湘云一楞,「那是谁?」

  徒昭解释道:「就是四大家族里的王家大姑娘,当年曾和贾琏议过亲的那位。」

  史湘云想了很久,方才想到,「你是指王熙凤!?」

  见徒昭沈默地点了点头,史湘云仍有几分不敢置信,「怎么会是她?」

  这样做不但薛宝钗完了,连皇太孙的名声也受到了影响了,而且还连累了薛蟠的命,这王熙凤怎么能这么狠?

  不!这是有可能的……

  史湘云仔细一想,这红楼原着中的王熙凤能为了区区三千两银子逼死二条人命,当年为了尤二姐一事,能让张华去告自己的夫君,可见得是个顾前不顾后之人,也不在乎王法,更不像太子妃这般将皇太孙名声当回事,只怕在她心中,这皇太孙无论名声好坏,这天下终究会是皇太孙的,至于夺嫡、朝庭、党争什么的,只怕压根没放当成一回事吧。

  因为无知,所以无惧。

  可是这薛蟠、薛宝钗可是她的表弟妹啊。她这样做可是要了自个亲表弟妹的命啊。

  「可是……可是……薛蟠和薛宝钗可是她的表弟和表妹啊。她怎么能……」

  「表弟、表妹又如何。」徒昭淡淡说道:「在宫里,就连亲姐妹也会陷害,更别提别表姐妹。」

  薛宝钗生的好,又有几分学问见识,皇太孙又对其上心,王嫔侍比皇太孙还大了几岁,虽抢先生下了皇太孙的庶长女,但随着时日过去,这宠爱便有些淡了,莫怪王嫔侍也有些惧怕薛宝钗,不先毁了她,那能安心让她入宫。

  况且这事也不止王嫔侍一人,太孙妃和太子妃也暗地里推了一把,谁叫皇太孙为了薛宝钗,让太子妃的娘家人屈居于太孙良人的份位上,又暗底里错开其他妃嫔的受孕日子,为的就是让他的第一子出自于薛宝钗的肚子呢。

  史湘云忍不住低头摸了摸自个腰上挂的金锁,这是薛宝钗临走前让人送给她和林黛玉的,薛宝钗以宫女身份入宫,自是不可能像普通妃嫔一般还能有些嫁妆私房之类的可以带进宫,只能一人一袭单衣的进了宫门,她平日常用的东西大多分给了众位姐妹充做记念,就这金锁特特一拆为二,分别给了她和林黛玉。

  林黛玉得了原本挂着金锁的金项圈,而她则得了这把金锁,林妹妹一拿到那项圈之后,难过的哭了一回,连她也难受了好几日。可皇家威重,她们几个小女孩却什么也不能做。

  史湘云狠狠道。「她这般做法虽是毁了宝姐姐,但打老鼠伤了玉瓶,皇太孙殿下的名声也受损了,难道太子妃娘娘这般由着她?」

  这太子暴虐,皇太孙好色,但之前在外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不就全靠着太子妃维持着,她可是素来把皇太孙看的和眼珠子一般了,怎么会由着王熙凤做出此事?

  「太子妃娘娘也罚过王嫔侍了。」徒昭淡淡说道:「巧姐儿被带到太子妃娘娘那儿亲自教养,说不得要改玉碟了。」

  改玉碟可说是对后宫妃嫔而言最严重的惩罚了,改了玉碟,王嫔侍的这个女儿也算是白生了,没了生育皇太孙的第一女之名,王嫔侍的地位可不比以往来了。

  史湘云摇摇头,「只怕王嫔侍压根不在乎这个女儿。」

  红楼一书里,王熙凤也不过是偶尔把女儿抱过来玩玩,大部份的时候也不过是将女儿交给婆子们顾着,若说有多少母女之情,只怕也是极少的。

  薛蟠之死,薛宝钗以这屈辱之名入宫,这薛家一家子就这般家破人亡,竟然就这么不轻不重地就算罚过了,史湘云真是郁闷极了。

  虽知皇权深重,但这么不把旁人当回事,实在叫人难以忍受。这一瞬间,史湘云份外想念现代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