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3节(1 / 2)





  看到一向爽快的堂姐红着脸,阿米有心说几句,却又被大伯娘给抢了先,

  “知道自己手艺不好就行,赶明儿过去帮你妹做点活,也算没白当姐姐一场。”

  可见大伯娘是个精明人啊,不但是直接让闺女用工顶了礼,省下了开销,还顺带打着别的注意,比如看看顾建国,就知道阿米一个人过日子是怎么的松泛了,自家闺女过去干活肯定亏不到,说不得还能像是自家小儿子一样,学点本事来,这便宜才是大头。

  阿米即使不知道大伯娘心里的小九九,可对于收礼本就没啥想法,所以大伯娘一说也跟着点头,表示自己弄药材确实人手不够,堂姐来正好,一家子算是皆大欢喜了。

  “来,阿米,跟着大伯娘坐,咱们吃饺子,三鲜馅的,可劲吃,你也就今年吃大伯娘的手艺了,开了春,你大哥就要成亲了,往后啊,就要看你大嫂手艺咯。”

  吃起年饭,八卦什么的总是少不得的,一开口大伯娘就放了一个大卫星,开春大堂哥股解放居然就要成亲了?也是,这家伙也二十一了,开年二十二,山里算起来年级都不小了,是成亲的时候了,只是哪家闺女?咋没有听说呢?

  八卦还在继续,大伯娘的嘴一顿饭愣是就没有停过,从今年家里日子好过,钱挣了不少,所以有了足够的聘礼说起,说到未来的大儿媳妇的职业,县城小学老师的身份,还有未来大嫂家的家庭情况,反正一顿饭,阿米立马了解了这未来大嫂祖宗十八代的全部情况,可见这八卦的程度有多彻底。

  一顿饭热热闹闹,高高兴兴那是一定的,可惜这到底是别人家,吃完了饭,阿米依然要回到那一个人的屋子,不是大伯家不肯留,而是这里的规矩,要回家守夜,这不是别人能替代的,也不是在别人家就能完成的,这个时候不是后世,对大年夜是否在家已经看得有点淡了,该旅游旅游,该外头吃喝吃喝,这个时候家才是唯一的选择。

  寂静的夜,在喧嚣之后越发的寂寥,阿米坐在自己的屋子里,听着外头断断续续的爆竹声,不知不觉眼泪就那么流了下来。

  “阿米,新年快乐。”

  第101章 师恩

  阿米的年过的跌宕起伏, 很有些繁华过后寂寥的苍凉, 而另一边的洪教授家却是这几年里难得的热闹和温馨。洪教授夫妻和儿媳孙子,虽然一家子依然少了一口人, 却也已经足够让老两口深感欣慰了,更不用说年下的好饭菜,来年的新希望,每一样都让洪教授被伤透了的心重新温暖起来。

  “今年真是个好年啊,阿灿长大了, 挣钱了,还说要给我们老两口盖房子了,我是真高兴,我居然能享到孙子的福了, 半年前这事儿哪怕是做梦都没有这么美啊。”

  说到这里, 洪教授的眼睛红红的, 眼瞧着都要掉泪了,一个转眼又狠狠的吸了口气,吧这股子酸涩欢喜复杂的情绪给压了下去,转头对着自家老妻说到:

  “前儿我听着你和阿灿商量的怎么盖房子的事儿挺热闹, 趁着这会儿和阿灿他娘说说,让当妈的也知道知道, 自家儿子多出息, 好好地高兴高兴。”

  自打孙子来了,张老师那脸上因为苦难而多出来的皱纹好似都淡了好些,如今更是满脸的笑, 那种满足,好像比当初儿子出息的时候都多,或许吧,在这个国家,千百年形成了儿孙绕膝的特别人文,总觉得这才是人生最值得期待和向往的幸福,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这样的诡异情况,那就是叛逆期的儿子死在外头什么的那是一点没事儿,只要孙子在就成。

  呵呵,当然这也建立在早婚早育又不怎么听话的情况下,对洪教授他们来说,这个情况其实不存在,也没有那么极端,可谁让这一家子情况又有点不正常呢,儿子即使很乖,很好,很值得骄傲,可这会儿想在身边也不可能啊!所以下意识的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变得轻松些,日子好熬些也是有得。也因为这样,所以对这阿灿,这两口子下意识的越发的重视,也因为这样的重视,对于孙子的一点一滴的成就自然看得也更加的重要了。

  这不是,阿灿挣了不少钱,要盖屋子的事儿就被当成了最重要的炫耀成绩被反复的拿出来诉说,明明知道自家儿媳那也是早就知道了阿灿的收入,知道阿灿的计划,可这会儿还是忍不住自动自发的创造机会,让着一份幸福在宣扬一遍,

  “我们阿灿最能干了,还有计划,他说了,咱们不求大院子,反正咱们种菜也没有那个本事,索性后院就不要了,不成挖野菜也是能对付的,这山里最不缺野菜,果子,山珍这些东西了,正屋起三间,东屋我们老两口住,西屋平常他住,若是他爹能回来,那以后你们两口子住,院子里盖上两间厢房,一间空着,留着将来咱们一家子团圆了他住,一间做厨房,院子另一边种上几颗果树,做个鸡棚,以后咱们也好以后现成的鸡蛋吃,果子吃,瞧瞧,想的多周到,那么点岁数,连着爹妈爷爷奶奶都顾着了,可见是个顾家的好孩子,这屋子起起来,别说是以前的大宅子了,就是给个皇宫我也不稀罕了,就咱们阿灿起的最舒坦。”

  老太太一口一个我们阿灿,听得这少年脸都红了,他是真没想到,不过是一个冬天,总计不过是二百块钱的盘算,居然就能让自家爷爷奶奶给提升到这样的高度,眼珠子往如今这小小的里外只有两个半间的小屋子看了看,莫名心里觉得这该不是如今这屋子实在是太小,所以把自己的成就夸大了吧!想到前头还说的什么大宅子,什么皇宫,那脑袋都垂的快得颈椎病了,他又不是没有在京城老宅子住过,那可是正紧的四合院,还是个带着后罩房的那种,那院子宽敞整齐不说,连着院子也是青砖铺地,一眼就能让人看住好赖来。这山村的石头泥胚能比?越想越觉得可话里头打趣可能性太大,想到后来,索性红着脸,厚着皮猛地一抬头,急吼吼的说到:

  “奶,别说了,明儿开春了,咱们那屋子只能起哥半腰石头的土胚屋子,而且还只能是茅草顶子,不是啥好屋子,最多宽敞些罢了,你这么说,孙子可真没脸见人了。”

  听孙子这么说,老太太不满意了,

  “怎么能这么说,这起屋子的钱,那可是你拼了命打猎换来的,你才几岁,能有这样的本事就是不容易,在奶奶心里,那就是最好的,是我孙子能干,是我孙子有孝心。”

  这一点没人能反驳,就是孙明霞也觉得没错,儿子连着不在的父亲的屋子都想着,这不是孝心是什么?在看看这桌子上的肉,那也是儿子弄得,这就是本事,这就是能干,就是她也从没有想过,到了这里之后,自家儿子居然能有这样大的改变,能学到这么大的本事,靠着这个,她觉得,以后就是日子再不济,这孩子也不用发愁了,自己也能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