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节(1 / 2)





  “当然没有了,他们可是都有枪的,那多带劲啊,阿米,下回你去看小麦哥我也跟着去吧,让我也打打枪。”

  顾建国又一次端着一碗大伯娘的菜过来和阿米说话,照例依然带着阿灿,也不知道这两个小子是怎么相处的,怎么就和连体娃娃一样的黏糊呢?该不是那个啥吧,阿米偶尔也会腐那么一下,不过看这两个的样子这八卦的心又没了,这年头这事儿好像真少的很。人都挺正常的。咳咳咳,那就是说阿米不正常啊!

  “阿米,阿灿说,这事儿完了他家也要起屋子了。”

  “起屋子?”

  阿米眼睛突然睁大了,转头看着嘴角带着几分笑意的阿灿,

  “恩,我想起屋子,我问了老村长了,上回我分的钱够起屋子用了,虽然钱少了点,不过若是在村子里划快不大的地基,恩,大概你家一半大小的样子总数算下来还是可以的,后院种菜什么的估计不成,地方不够不说,我们也不会,索性也不想了,不过起三间带瓦的半石头半砖的正屋,前头再带上两间做厨房的茅草顶的土胚屋子还是可以的,有了这样的屋子,我爷爷奶奶住的也能松快些,安心些,我妈休假的时候也能过来不用担心没地方住了。要是哪天我爸能来探亲了,那也有地方住,他看到了一定很高兴。”

  说起这个阿灿脸上也露出了几分傻傻的笑,简直不像是他往日的样子,却分外的灿烂,和他的名字一样的晃眼,可见是真心高兴,阿米从他的角度去想了想,倒是也理解他的想法,他能在父亲不在的时候,顶门立户,起屋子,照顾好爷爷奶奶,给妈妈一个家,这对于一个处在青春期,一心长大又缺乏几分安全感的他来说确实十分的重要。

  “上回的钱真够了?不够你和我说,我这里有,反正也攒着放着,没啥用,借给你也成的,既然弄了,索性弄好点。”

  或许是因为阿灿是因为她才来到这里的,即使明面上看着好像和村子里其他孩子态度一样,可真遇上了事儿,她还是很愿意伸出援手的,更不用说,她说的确实也是实话,如今的阿米可是富婆,几次三番的折腾下来,存款直接到了一千了,又不敢真的存到银行去惹眼,一直放在储物格力死宅,自然也是愿意借给有需要的人的。

  “不用,够了,原本我们来的时候,身上还有点钱的,我妈如今又有工资拿,不缺钱,真要想起和红军哥家一样那么多屋子可能不成,可和你一样的还是能成的,只是没那个必要,这里就我和爷爷奶奶住,这样足够了,就是我妈来,也能和我一起住,至于以后我爸,那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嘛,没必要弄成那样,到时候就是在起也是来的及的。”

  这么说阿米明白了,看着阿灿的样子阿米就知道,这是洪教授他们生怕招人眼,估计低调的做法,这样说起来倒是也稳妥。毕竟这洪教授是来下放劳,改的,要是弄得日子过得比村子里人还好,那让外头的人知道了可怎么看?别说是洪教授他们了,就是老村长他们估计也有麻烦。哪怕是为了不让帮助自己的人为难,洪教授他们也不能做那种招摇的事儿啊。

  阿米甚至想着,若不是村子里如今家家户户收入都不错,眼见着这过年前只怕各家都会有些大动作,那洪教授都未必会愿意有个瓦房什么的,能弄个茅草顶子住的宽敞也就足够了。

  你说村子里的动作?这还用问?中国人有了钱办的事儿从来就那么几样,盖房子,娶媳妇,呵呵。

  第93章 贪婪和是非

  不管阿灿等人有什么样的计划, 计划终究只能是计划,暂时是没有了实行的可能,因为这会儿已经是十一月了, 这个月份的天空, 寒风和冰雪才是主宰,这样的天气里想起屋子?你那地基怎么挖?用火烧吗?所以, 挣到钱的人们最多就是把往日眼红了很久的日用品买上一些, 然后将钱藏起来, 用八卦来发.泄自己的那种陡然乍富的激动心情。

  真说起来, 这样的情况其实啥地方没有?就是一头牛小产了, 在这个地方都能穿出三里地去,更别说这野猪的大事儿了。可偏偏,这一次居然就出事儿了,八卦的乐子没玩多久呢,得瑟就成了苦瓜脸了。外带还惊心动魄了一回。

  在十一月份的最后一个礼拜, 外头传来消息,说是山里死人了, 而且还是个啥干部家的亲戚, 然后又有人说县城武装部和林业局接到群众举报,山里十分的危险, 还有人偷猎国家财产,要封山。

  这两个消息一出,一时间所有靠着山吃饭的村子里都怒了,啥情况?谁举报的?谁死了?谁偷猎?这是见不得咱们好啊!咱们苦哈哈碍着谁了?这是和咱们这是想要我们几个村子里的人一起死啊, 不给上山,我们吃啥?凭啥你们嘴巴一歪,就让我们苦熬?这还是劳苦大众的天下不?

  “封山,哪个没脑子的说出来的话,咱们这儿可能封山?周边那么多的村子呢,围绕着这山的县城就不下三个,一个县说的能算?”

  看着气冲冲的秀芝,阿米却半点都没放心上,这事儿从根子上就不靠谱,要是真能办成,那才是奇了怪了呢。

  “咦,你不说我还没想到,可不是这么说嘛,那可是几个县的范围,他一人能说封就封?不过那到底死人了,估计事儿不会小。”

  阿米这会儿正在院子里晒药材,想要趁着天色不错,赶紧多弄点,毕竟到了冬天,晒药的事儿基本就成了奢望了,除非是阴干,所以她需要赶时间,赶紧将一个冬天的药材弄出来,村子里因为她上次送药的事儿,大半都知道了阿米的新本事,也有人过来问过阿米这本事哪儿来的,阿米很直接,拿出一本不知道哪儿淘来的半旧的中医书给大家看。并很是直接的告诉大家伙儿,她不会医术,只是根据这医书能按方配药。

  按方配药真不是什么稀罕本事,特别是在这山里,懂药材的人不少,毕竟采药人也是山里人代代存活的本事之一,阿米早先就已经展露过辨识药材的本事,如今能根据医书配药实在不算惊奇,最多说几句这孩子上进,知道要强罢了,这事儿在村子里也不是没有过,如今村子里那些蛇药,跌打药什么的,不就是这么慢慢的流传下来的嘛。所以众人也都接受了阿米能配药的事儿。

  顺带的因为这配药,村子里不少人也开始习惯性的往阿米这里跑,或是来弄点蒸鸡药,或是来要点刀伤药,有感冒咳嗽的也来问问,要是能有付药,那也省了去医院的功夫,还少花钱,在阿米这里几个鸡蛋,一把韭菜都能当药钱,可不是省了老大的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