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6节(1 / 2)





  杨妡双手捧着茶盅,片刻,低叹声,浅浅啜了两口,又倒半盅茶在帕子上,拭了拭脸。

  不大会儿青藕回来,低声道:“人走了,给了些零碎银子和一把铜钱。他倒是会做人,拿出八分银子打点了门房。”说罢,瞧见杨妡略带红肿的双眼,忙问:“姑娘怎么了?”

  杨妡“哼”一声,“你带面脂没有,让晨耕寻些温水我擦把脸。”

  “带了,是桂花味的,姑娘不是嫌弃味道甜腻?”

  杨妡淡淡地说:“凑合着用用。”

  青藕“哦”一声,出门吩咐晨耕去了。

  杨妡又叹口气,青藕老实归老实,可太不懂变通了,真不如红莲用着顺手。以后还是少带她出来,让她专心把屋里看管好就成。

  思量这一会儿,晨耕已端过半盆温水来。青藕伺候杨妡净了面,又涂上面脂,看着瞧不出异样,这才扶了杨妡出门。

  魏珞站在竹林旁边,手里拿半截竹子,正用刻刀比比划划地不知道想刻什么?

  杨妡盯牢他背影瞧了两眼,默不作声地离开。

  一行走,心里却生出些悔意。

  细细想来,魏珞先前问话也并非那么无礼。他今年也才十七岁,就是个愣头青,自己白长这些年何苦时时跟他斗气?

  可是每次见到他,整个人就跟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似的,根本控制不了情绪。

  不禁又想起上元节,有过去年的事情,张氏很少再让她出门。

  何况,今年又有齐楚来,估计是不可能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灯会,要不要去呢?

  第61章 牵手

  正月十六那天, 张氏让桂嬷嬷与素罗去接齐楚,她跟钱氏在屋里说话。

  从进了腊月门钱氏就没闲着, 年前是忙年, 然后给各府送年节礼,年后则是迎来送往, 到各处串亲戚。

  好容易过了十五, 年味稍稍淡了些,钱氏这才有工夫发发牢骚,不可避免地就提到杨娥的亲事,“真是愁死个人, 已经十六岁了,八字都没一撇。我真不是说,从三月到腊月整整大半年,足足跑了二十多家, 愣是一个都没相中。静海侯家世不错吧, 老夫人嫌弃那家闺女多,小姑子多, 怕二丫头受气;工部乔尚书家里姑娘少,老夫人嫌人家是新贵,没有底蕴;定国公倒是开国时候就得了爵位的, 老夫人觉得那家少爷面相不好,看着短寿……挑来选去还真有家不错的,就是国子监黄祭酒的嫡次孙,黄祭酒为人再风雅不过, 两个孙子也都是人中龙凤,学得一身好才学,连老爷都说是门好亲事。可老夫人说啥?老夫人说婉丫头嫁了个正四品的官,二丫头不能被婉丫头比下去。黄祭酒才是从四品,他孙子不曾弱冠,到哪里谋得一官半职?”

  张氏只听着并不言语,待钱氏说罢,笑着替她倒一盅茶,“嫂子费心了。”

  钱氏端起茶盅抿了两口,不满地说:“替你劳碌大半年才换得一盅茶,你得好生请我吃顿酒才行。”

  “好说,”张氏吃吃地笑,“回头把阿楚接来,让她跟妡儿整治一桌,妡儿如今也能做几道菜了。”

  钱氏双手捧了茶盅,无意识地摩挲片刻,叹道:“也不知阿姵到底是好是坏?先前我觉得瑞王就是个闲散王爷,阿姵少不得一份荣华富贵,可如今想想,他选得那两个侧妃,心里就松快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