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1 / 2)





  耽搁这会儿工夫,后面已拥堵了七八辆马车,有好几个管事模样的人过来询问情况。

  张氏自然不便挨个回答,幸得有先来一步的魏璟帮忙应对。

  车夫很快又驾了车。

  杨妡摘下帷帽放在膝头。

  张氏便道:“妡儿虽是一片好心,可今日这事做得却是不妥。那孩子走路不谨慎差点撞了车,你却许给他银两,万一被人学了去,往后出门撞车的人就多了。”

  杨姵也跟着道:“没错,本来就是他不对,这样倒显得是咱们理亏似的。你这是乱发好心。”

  杨妡笑笑没回答。

  她不是乱发好心,而是怀有私心。

  前世元宝走投无路,曾到杏花楼自卖其身给他娘治病。

  刚巧那天杏娘发了笔大财,一高兴扔给他个二两的银锭子,“就你瘦得跟竹竿似的,风一吹就倒,这点身子骨能干什么,买了你也是白吃饭,这银子你拿着给你娘瞧病吧。”

  元宝磕了头离开,半年后又到杏花楼,跟杏娘说:“我娘已经去了,我来还债,您有什么事情吩咐我就成,我不要工钱,也不在这吃饭。”

  说完拎起笤帚就扫院子,扫得尘土飞扬。

  杏娘又气又笑,骂道:“你不洒点水就扫,得呛死个人?”言语间是留下他了。

  那时候元宝也就是十岁出头的模样,又黑又瘦,个子也矮,倒是勤快也有眼色,把院子里的活儿包了大半。

  杏花楼的姑娘做得是夜里生意,早上起得晚,懒得动弹,经常使唤他到胡同口买烧饼,买豆汁,他乐颠颠地跑得勤快,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半点怨言都没有。

  姑娘们过意不去,便把恩客们落下的扇子、荷包等物打发给他,有时候也让小丫头给他做双鞋,缝条手帕。

  杨妡就曾让青儿给他买过一身青灰色裋褐,他隔着门帘给她磕头,“谢阿馨姑娘。”

  元宝在杏花楼干了五年,身子结实了,个头也窜出一大截,杏娘不舍得再用他,“都成大人了还在这混,以后别指望娶个正经媳妇了。”

  给他二十两银子撵了出去。

  元宝在杏花楼不远处开了家铺子,卖针头线脑梳篦头油,每每杏花楼的姑娘去,总是打了对折再抹去零头。

  没得两年工夫,换了间大门面,仍是在双榆胡同。

  薛梦梧也认识他,还曾夸赞道:“难得脑子好使还有情有义,以后肯定有出息。”

  杨妡被困在文定伯府轻易不得出门,倘如能有这么个人在外面帮她打听个事情,岂不既方便又隐秘。

  前世,元宝既然能应诺到杏花楼还债,今生想必也会记着这份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