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1 / 2)





  旁边杨姵听着觉得不对劲儿,脸色一沉就要怼回去,杨妡扯扯她的袖子,老老实实地回答,“嗯,练了足有七八日,总算能梳得像样。”转过头,对魏氏甜甜地笑,“我还琢磨着要给祖母做条好看的额帕,只是手太笨,还没有绣成……祖母,我想找个针线房的绣娘教我女红,不知行不行?”

  杨姵赶紧附和,“我也想一道学。”

  其实府里原本有个绣娘专门教她们女红针黹,但绣娘回乡奔丧再没回来,去年魏氏因大姑娘杨婉的事儿搅得脑仁疼,也便疏忽了这事。

  眼下孙女主动要求上进,魏氏岂会不同意,当即叫了身边的贾嬷嬷过来,“针线房里除了郑二家的,还有谁的手艺好?”

  贾嬷嬷笑着回道:“何勇家的和吴庆家的都行,但何勇家的眼神不如以前好使了。”

  魏氏拍了板,“待会儿让吴庆家的过来回话,要是得用的话,让四丫头五丫头跟她学学针线活儿,还有六丫头也该学着拿针了。”

  杨妡连忙道:“谢谢祖母,等孙女练好了,给祖母缝件最精致的裙子,让别人家的老封君见了都羡慕您。”

  魏氏喜得眉开眼笑。

  杨娥冷着脸低声嘟哝,“等你练好,还不知道那年那月呢?”

  杨妡只作没听见仍是笑着,冷不丁抬头,瞧见院子里张氏正往里走,忙到门前掀了帘子,热络地招呼,“娘,早!”

  杨娥也收敛神色,曲膝福了福,“问母亲安。”

  张氏进门就看到了杨妡,只觉得眼前一亮,却是笑着对杨娥道:“不亏是母亲亲手教导的,瞧着浑身的气度,把一众妹妹都比下去了。”

  她不说相貌,只说气度,倒正合了魏氏心思。

  魏氏还真觉得一众孙女里,就属杨娥有当家主母的架势与气派,便笑道:“二丫头,这里你年纪最长,今儿往魏家去,你好生管束妹妹们,别让她们惹出是非来。”

  杨娥睃杨妡两眼,笑着应是。

  待杨娇与杨婧赶来,魏氏重新板起脸把先前说过无数遍的话又说了遍,不外乎要守规矩重礼节,不得妄言乱语,不得随意走动,更不许与人发生口角等等。

  见姑娘们都齐声应了,才和缓了语气道:“知道你们都懂事知礼,我也不过是白嘱咐你们,时候不早了,早早过去帮着待客。”

  魏家只魏珺一个姑娘,也是秦夫人所出。

  杨家与魏家是通家之好,往年办花会,杨家姑娘都会帮忙招待客人。

  张氏担心杨妡应付不来,在马车上又特特地嘱咐她,“……你们姑娘在一处少不得吟诗作画,你不必勉强,做不来就推说不会,魏珺性子随秦夫人是个和气大度的,要是有其他不饶人的,你且避让些,自有魏珺处理……遇到不相识的人就跟着姵丫头来,她怎么称呼你怎么称呼。再有,别私自走动,不管到哪里都结个伴儿,跟姵丫头一起最好,实在不行就拉上三丫头或者六丫头,只别落了单。”

  杨妡牢牢记着,笑道:“娘放心,我也不是小孩子,凡事自有分寸。”

  第8章 做客

  论起京都的地角来,最富贵的莫过于什刹海和积水潭附近。

  杨文英和魏一刀得爵时,积水潭那边早就被占上了,两人一商量,在澄清坊的荷花胡同圈地盖了宅院。杨家在东,魏家在西,中间有条丈许宽的私巷,来往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