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7节(1 / 2)





  景茂庭抬手轻抚去她头发上的雪,将她额头的散发捊至她耳后,温言道:“对自己的爱妻好,是天经地义的事,谁要笑话去笑就是了。终有一天,世人会知道,景大人是发自内心的爱慕福国公主,爱得正大光明。”

  舒知茵心底涌出无数幸福的暖流,她目光一扫,看到了舒知行,便朝旁边挪了一步,轻声提醒道:“太子来了。”

  “无妨,”景茂庭靠近她一步,故意执起她的手,放在唇边吹哈气为她暖手,轻道:“他会认为我在逢场作戏。”见她低垂眼帘,他紧张不安的道:“茵茵,我会努力做的让你满意,请不要为他不高兴,请不要在意他的想法。”

  舒知茵美眸一扬,道:“你能在他面前对我表现得体贴,已很不易。他如果还认为你在逢场作戏,那他就是愚蠢的笨蛋,我不会在意笨蛋的想法,亦不会为了笨蛋不高兴。”

  景茂庭笑了,由衷的愉快。但凡是能为她做的,他都愿意为她做。

  宴席上,景茂庭与舒知茵坐在一起,他神色如常的为她夹菜、斟酒,举止自然。她从容自若的吃着他夹的菜,喝着他斟的酒。二人端正的坐着,偶尔相视一笑,无限温情。

  众人不时的探究着他们,眼神复杂。

  舒泽帝知道景茂庭是真的爱慕茵儿,不曾想,沉静内敛的景茂庭竟坐当众表现出恩爱。他在世人眼中的形象高洁神圣,能量无穷但永不会被污浊,他当众宣布爱慕福国公主时已令人瞠目,而在婚后又当众对福国公主体贴爱护,更让人惊愕。舒泽帝神色不明,忽有点敬佩景茂庭的勇气。

  舒知行见状,很替景茂庭悲哀,他如此这般委曲求全,一定是皇命难违,父皇断然不允许他冷落福国公主,势必是再三交待他必须要当众给足福国公主颜面。

  发现太子悄无声息的对景茂庭报以同情,对福国公主报以嘲讽,沈皇后心底一沉,太子依旧坚信景茂庭娶福国公主是皇命难违。她不难发现,景茂庭看福国公主的眼神,根本就是掩饰不住的喜爱,丝毫不见勉强。一声重重的叹息在沈皇后的胸腔回荡,太子对景茂庭太过于信任和依赖了,终有一天会自食其果。她知道,并不是太子无知,而是景茂庭太高明了。

  宴席散后,景茂庭扶舒知茵乘上马车,车帘一放下,他便情不自禁的吻住了她湿润的唇瓣,着迷的吸吮她舌齿间的芬芳,释放着忍耐多时的渴望。不知为何,她每每入了他的眼睛,就在自动的散发着迷人的气息,令他神魂向往。

  舒知茵微醺,被他吻得身子发软。

  半晌,他搂着她道:“我们去翠屏湖沿冰。”

  “现在?”

  “对。”

  舒知茵笑了笑,每逢酷寒,翠屏湖的湖面就会结厚厚的冰,冬至这日,百姓们不约而同的聚集在湖面冰嬉,是冬至之日的最大乐趣。他要带她去观热闹的冰嬉,可想而知他的用意。

  马车停在了翠屏湖畔,景茂庭携舒知茵下了马车。

  在明亮的天地间,在四面八方密密麻麻的目光注视下,景茂庭牵着舒知茵的手,闲适的散步在结冰的湖面上,就像是寻常的夫妻那样,恬淡,美好,有着携手一生的决心。

  第67章 心心相印

  晌午,舒知茵坐在被古梅花树簇拥的亭廊下,漫不经心的瞧着在雪中绽放的梅花。她长时间的沉默,眼神里不由自主的浮着一层惆茫之色。因景茂庭明日便启程前去江南,她心中空落落的,颇为不舍。

  景茂庭近些日的言行举动令她倍受感动,他仿佛是受到了鼓励,她待他越温柔,他对她就越深情体贴,他开始用行动证明着他的爱,不仅是向她,也在向世人证明。

  昨日,他从大理寺回府的途中,看到包子铺前排着长长的队,他则翻身下马排在队尾,有百姓认出了是景大人,惊喜的问道:景大人要吃包子?

  景茂庭神色如常的回道:包子刚出笼,闻着很香,买一笼回府给夫人尝尝。

  百姓闻言震惊,景大人竟然为福国公主做这种琐事?!联想着景大人和福国公主牵手观冰嬉,景大人似乎对福国公主的态度很不寻常。此事,不多时就在坊间传开了。

  舒知茵得知此事,吃着他带回的包子,笑道:你实在不必向世人证明什么,我并不是真的在意世人的眼光。

  景茂庭则说:你可以不在意,但我不能容忍世人对你的腹诽。我会一件事一件事去做,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世人会知道我们成婚的真相是我爱慕你。

  想不到,天生冷峻无情的他,如此热情的温暖着她的心,势要将蓄积的热量全对她一人释放出来。她自是不能轻慢他的热情。

  舒知茵静坐了半晌,起身命令侍女备马车,她要进宫。

  皇宫,御书房中,焚着淡淡的龙涎香,舒泽帝日复一日的批复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舒知茵踏着细碎的雪冰,脚步轻快的踏入御书房,随手将刚剪下的数枝梅花插入细瓷胆瓶,满脸不悦的坐在舒泽帝身边的紫檀交椅。

  “谁惹你了?”舒泽帝偏头,投以关怀的目光。

  “景大人。”舒知茵蹙起眉,失落的道:“他告诉茵儿,他明日要去外地查案,这一去,或许要半年之久。”

  舒泽帝搁下了竹笔。

  “我们刚成婚不过百天之余,他就要去外地半年,茵儿很不高兴。”舒知茵沉着脸,道:“茵儿想跟他同去,他不许,说此行是密查,甚至不肯说是去什么地方。”

  “是密查。”舒泽帝神色不明,满意景茂庭对茵儿说话有所保留的行为。

  舒知茵语声平稳的道:“如果要密查重案,不应该是刑部的人去吗?大理寺负责审案,他以往去各地审案,都是正大光明的前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刑部尚书在,为何是他去密查?”

  “此案关系重大,是朕派他去密查。”舒泽帝正色的看着她,她不舍跟景茂庭离别?她对景茂庭已动了深情?

  舒知茵察觉到父皇的探究,坦言道:“茵儿对景大人一往情深,不愿意跟他分隔两地。”

  一往情深?!舒泽帝心下一惊,他派景茂庭去江南密查案情,是因为他发现景茂庭在大婚之后,对茵儿的感情迅速浓灼,有不加掩饰、纵情投入之势,他不允许景茂庭过度的沉湎于儿女私情,于是派景茂庭离京去江南查案,让其感情降温。景茂庭当即不假思索的立刻同意,一度使他欣慰,出乎意料的是,却引起了茵儿的不满,她素来薄凉,对人与事习惯的浅尝即止,敢于说出‘一往情深’,定是对景茂庭的感情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

  他脸色骤沉,问道:“你是想让朕收回他离京的旨意?”

  “不是。”舒知茵抬首瞧着父皇眉宇间的威严,她当然不能干涉父皇的决策,心平气和的说出前来的目的,道:“茵儿希望此后景大人都是正大光明的去查案去审案,他便能带上茵儿一起。”

  舒泽帝不露声色的道:“朕还希望此后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再无天灾人祸呢。”

  舒知茵一怔,冷静的直言道:“父皇,茵儿和景大人情投意合,茵儿要跟他长相厮守,不想与他常常分隔两地,请父皇成全。”

  长袖中的手掌紧握了握,舒泽帝眼底的凌厉一闪而过,她自幼就是敢说敢做之人,这番话说得奋不顾身,令他担忧。景茂庭的寿命不过数年,他计划待景茂庭身亡后,将茵儿改嫁给齐汀。她越是对景茂庭一往情深,他越不能成全,不能让她再继续陷入太深。

  短暂的寂静后,舒泽帝同样冷静的道:“你不能因一己之私,影响他执行公务。”

  “他是茵儿的夫君,茵儿只要求跟他在一起,他去哪儿,茵儿能跟着去哪,茵儿安分做他的妻子,绝不会影响他执行公务。”舒知茵字字说得发自肺腑,她觉得父皇能体谅她的心情,这天底下,应不会有不愿意女儿和女婿和睦恩爱相处的父亲。

  “你务必记牢,他首先是舒国的大理寺卿景茂庭,而后才是你的夫君。”舒泽帝铿锵有力的道:“舒国比你更需要他,任何人和感情都不能凌驾在他为国鞠躬尽瘁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