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庶女难撩第51节(1 / 2)





  “姐姐!你...你到底怎么了?”

  顾长卿倚着他慢慢站起来,虚弱地挥了挥手。

  “莫声张,娘亲在厨房,莫要让她知晓,我无大碍,你把我扶过去坐坐。”

  顾长卿知道自己那张苍白的脸有多难看,也知道自己手心里流了多少汗。与容帝讨论治国之道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女人早已不复存在,其实从她假意引容帝过来的那一刻,她就把命拿在手里,随时等容帝取了去。直到进这狭窄的院子,她才敢放松懈怠。

  其实她从来不懂什么治国理念,不过是上一世久居深宫的她排解时间才拿了孔夫子以及一些不甚出名的小门派人士之作来参读,那里面的治国理念以及为政之法、为人之法,均为上等,只可惜无人发觉,无人采撷那惊世明珠。

  上一世所读诗书在这一世正好为她所用,这是顾长卿第一次感谢容赫上一世的冷落让她有那样多的时间来充实自我,如今才能得容帝另眼相看。

  顾长卿一直在等这一刻,等有朝一日,她能真正进入朝廷政事,而不是仅仅被当作普通世家女子存在着。如今,她终于可以了,这一次,她要亲手制他于死地。

  第55章 长卿被封官

  次日,一道圣旨送到了太尉府。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太尉府三小姐顾长卿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善查民情,敢于进谏,深得朕意,着吏部嘉赏,特封为从三品谏官,钦此!”

  顾长卿跪在顾谋身边,双手接过那烫金丝绣的圣旨,庄重而威严。

  “微臣,谢皇上隆恩!”

  苏常德赶紧扶起顾长卿,对着她笑了笑。

  “顾谏官快快请起!皇上体察您女子之身,特地交代了谏官不必上朝,但需每两日进宫与陛下商讨事宜,为陛下谏言。”

  “顾谏官,这个官职可是从来不曾有过,在您这儿可是头一回,又是一上来就封了从三品,皇上着实看重您着!”

  顾长卿对着苏公公行了一礼,一如既往的有礼从容。

  “有劳苏公公亲自跑一趟了,长卿定当为皇上效力,为东晋之繁荣昌盛效死!”

  “谏官莫要折煞奴才了!如今您从三品之身,就算平日在府里也是要注重官制礼仪的。”

  “谢公公提醒,长卿定当谨记于心。”

  苏常德复又望向一旁的顾谋,做抱拳状。

  “顾太尉,恭喜恭喜!您这是一府三官啊!皇上昨儿还说您教导有方,虎父无犬子呢!”

  “公公哪里话,吾等有此,都仰仗着公公呢。哪里是微臣教导有方,是皇上瞧得起小女啊!”

  说着,顾谋已经让人拿了一盘金条来,亲自推到苏常德眼前。

  “公公这样早还跑了一趟,微臣实在过意不去,日后小女说话有何不妥,还望公公海涵,替小女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顾长卿一看见那盘金子就知大事不妙,果然,望向苏公公时,他明显变了脸色。

  顾长卿赶紧上前,微不可寻地把那盘金子往一旁推了推,又给顾谋使了个眼色。

  “长卿相信公公自是不缺银两的,长卿院儿里还有些放陈了的桃花酿,公公要是不嫌弃,便随长卿取了来罢。”

  苏常德喜欢喝酒这事,除了他手底下的人以及皇上,很少有人知道。苏常德在皇上身边服侍,又是跟着皇上从小到大的,在皇上跟前必然说得上话,那又怎会缺那点金银?他倒是什么也不好,就好喝口酒,且最爱喝这些个花儿酿的陈酒,越陈越香。

  这下听到顾长卿提起桃花酿,就像是闻到了那扑面而来的香气般,明明迫不及待却又要强忍住激动。

  “谏官这般邀请,老奴不拿也是拂了谏官面子去,那老奴就在此谢过谏官了。”

  “苏公公客气了,公公服侍皇上尽心尽力,不辞辛苦,长卿日后必定要学习公公的!”

  说着,顾长卿已经引着苏常德往那偏僻小院儿走去,留下顾谋以及一众女眷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顾谋看了看那盘金子,火气直冒。不过今日圣旨是颁给自己的女儿的,且又是那个庶出三女儿,他着实吃了一惊。

  顾谋从来不曾想过,这个女儿竟有这般本事。

  看着顾长卿微微搀扶着苏常德的背影,顾谋突然察觉到了这个女儿的沉重心思,那一瞬间,顾谋忽然就相信命定之说。或许这个女儿真的是人中龙凤,必然要掀起什么大事来。

  郑氏抬起眼恶狠狠地瞪着顾长卿的背影,像是要吃了她一般。上次帮了皇后之后,为了掩人耳目,她与女儿有一阵子没有入宫,碍于夫君的猜忌,她也按耐了许久不曾动手,以为既然自己帮了皇后,皇后必然能认识到自己与女儿的价值。谁知今日竟一道圣旨下来,封了顾长卿那贱人为谏官,还是从三品,只比自己的位份小一位!她简直不敢相信,顾长卿到底又对皇上使了什么狐媚手段,惹得皇上都这般高调,要知道,不管是封女子为官还是封为谏官,都是史无前者,空前头一遭!

  顾长安更是愤怒不已。如今顾长卿已经有了品级,而自己还什么都没有,在府里见着她还想行礼!照今日皇上让苏常德来颁圣旨就能看出,皇上极重视这个贱人,如此一来,太子殿下要想纳她为妃就更名正言顺了!顾长安紧紧咬牙,她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一道圣旨下,改变的不止是顾长卿的命运以及太尉府的尊卑,更多的,是东晋朝廷的走向。

  顾家庶出三小姐被圣上亲封为第一位谏官一事传遍了大街小巷,有支持,有猜忌,有嫉妒,也有羡慕。然而,这新官上任三把火,顾长卿一下子给点燃了。

  圣旨下来的第二日,顾长卿贴出告示:广泛征集百姓意见。任何人有任何合理要求和意见均可以纸张形式写下来,投放进太尉府门前的红色箱子中。也可以对官员进行举报。一切以自愿记名形式,可不留名。

  告示一贴出便有许多人自发拿着纸条到太尉府门口投箱。顾长卿每半日清空纸箱进行统计和归纳,总结出最紧迫的问题交由皇上。

  百姓们发现,前日提的要求,今日竟真的实现了!昨儿举报的官员,今日真的摘了乌纱帽!

  于是,顾谏官的名声响彻建康甚至是大半个东晋,更有偏远地区的百姓不辞辛苦只为投上一纸,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百姓想实现的,在这个小小的箱子里都能实现。

  短短数日,顾长卿“投箱”一事便大办开来,深受爱戴,连着整个太尉府门口每日都围满了人。不过百姓们出于对谏官的尊重,投箱时总是安静有序地排着队,一个接着一个,井然有序。

  顾长卿上朝的方式较为特殊,为两日一总结,然后交由皇上。

  容帝看着那奏章上虽然娟秀但是总掩藏不住锐利锋气的墨字,条条序序皆井井有条,概括皆恰到好处,既不多一分,也不少一毫,正直客观,让他不得不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