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妾色第94节(2 / 2)


  青槿现在除了喂奶之外,也给她吃一点米粥汤,不然奶水不够她吃。

  蓝屏送了热的杏仁奶酪和点心进来,给他们当下午茶。然后三人一人一碗奶酪端在手里吃起来,中间围了一个趴在榻上抬头眼碌碌看着他们,砸吧着嘴巴嘴馋的孟毓心。

  孟季廷让人拿了个筷子,沾了一点喂到了她的嘴里。她尝到了甜味,又开始对着孟季廷张开了嘴巴。

  青槿劝孟季廷道:“不能让她吃太多,不然她尝惯了甜味,不愿意吃奶。”

  孟季廷伸手刮了刮女儿的鼻子,对她道:“等你长大了,再让人做给你吃。”

  孟承雍吃完了自己那碗杏仁奶酪之后,跑过来凑到了孟季廷的跟前,对他道:“爹爹,我还要吃。”,然后勺子伸到了他的碗里。

  青槿也不敢让他吃多,对他道:“你也不能吃太多了,不然牙齿要坏了。”

  孟承雍跟她打商量:“我再吃一小口。”,他还用勺子比划了一下一小口是多小口。

  孟季廷对他道:“那就再吃一小口。”

  四人在东跨院里消磨了半下午的时光,直到孟承雍和孟毓心都睡了,青槿才算歇了一口气。孟季庭见她垂着自己的肩膀,拉过她帮她捏着肩,笑道:“娘子照顾孩子累了一天,让为夫伺候娘子。”

  青槿不客气的受用:“那就多谢相公了。”

  没过一会,因为孟季廷按肩时的小动作,两个人就闹在了一起。

  这时承影在外面敲了敲门,喊了一声:“爷,边境有急报。”

  孟季廷于是放开她,站起来对青槿道:“我去去就回来。”

  青槿点了点头。

  孟季廷去了大概一个时辰就回来了,脸上的表情跟出去时明显不同,青槿见了问道:“怎么了?”

  “西梁有异动,大量兵马集结在边境。”

  说着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今年的年景不好,春时一边涝又一边旱,蝗灾也不断,粮食收成不好。加上赈灾不力,老百姓有了怨言,全国各地报上来的匪患都比往年多。我和陛下有了龃龉,陛下借着守孝为名将我闲赋在家。西梁或许知道咱们朝中的情形,所以准备在今年冬天大干一场。”

  青槿问道:“那是要打仗了吗?”

  青槿并不喜欢打仗,总是要国泰民安老百姓才能活得好。加上西境起战事,那很可能表示孟季廷也要去打仗了。

  孟季廷抱了抱她,没有说话。、

  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征了

  孟季廷猜测得不错, 不过半个月,西境便传来了急报。西梁越过边境线,大举进犯大燕的国土。

  朝中又有大臣以“干戈之际, 事机急迫”、“金革之事不避”为由, 向皇帝上书请求对孟季廷夺情起复。

  皇帝未采纳其言, 以宣靖侯府的长子崔献为统领,以周善为副都统,从侍卫亲军司点二万兵马奔赴雍州, 与雍州神武军汇合,由崔献、周善合领十余万兵马御敌西梁军。

  孟季廷听完皇帝的安排后,讥讽的呵笑了两声。

  因西梁举兵进犯之事,朝中常有大臣私下来见孟季廷,想从他口中得个主意, 或是试探他的想法。孟季廷不堪其扰, 干脆以早年领兵时留下旧疾复发为由,对外称病不见外客。

  孟季廷如今也不出门了,整天都窝在青槿的东跨院里, 逗儿弄女,训练小女儿学翻身。

  青槿多多少少能听到一些外面的消息, 手里一边做着针线, 一边悄悄去看孟季廷的表情,然后问道:“爷觉得, 咱们大燕的军队打不过西梁军吗?”

  青槿有些疑惑道:“西梁国小, 我听闻他们只有七八万兵马, 已经是举全国之力。咱们大燕, 崔大人、周大人领二万禁军, 与雍州约十万神武军汇合, 合有约十二万兵马。咱们人数多,难道还打不过?”

  孟季廷将翻身翻累了的孟毓心提起来抱在手里,跟青槿解释道:“打仗不是单看人数的,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有赤壁、肥水这些战役。西境是风沙地貌,地形多变,崔献从未在西境领过兵,周善更是连仗都没打过,对西梁军不熟悉。而西梁军与雍州神武军打交道多年,熟悉神武军的特点,西梁新出来的那位少年将军杌述,我研究过他的用兵,的确骁武精悍,沉鸷有谋,是位不可多得的将才。”

  孟季廷心知只怕连皇帝都是一个想法,以为凭人数便可以压制西梁。所以还把从没打过仗,自己生母的娘家人周善塞进去领兵,想让他顺手捡一个功劳。

  “崔献、周善若不干预神武军的用兵还好,凭神武军里的张尉、董庆、薛革等人的将才,能与西梁军相持,挺到来年的春夏之际,风沙肆虐,形势有利于我们。加上西梁军久攻不进,西梁国力不足以支撑久战,后勤得不到及时补充,军中人心便会溃散,大燕再进行强攻,这仗就好打了。”

  怕就怕崔献、周善等人好大喜功、立功心切,又不信任他提拔起来的张尉、董庆、薛革等人,不肯听他们的劝阻,白让一部分将士去送死。

  青槿听明白了,总之这场仗,西梁军要的是速战速决,快速占领城池;而大燕的军队则必须要有耐心与其打持久战。

  当然,孟季廷认为这仗若让他来领兵,他也有把握与西梁军拼一个速战速决。

  之后的情形,的确如孟季廷所预想的一样。崔献、周善领军开拔,大约八天后到达雍州,与雍州神武军汇合后。崔献不顾军中几位将领的劝阻,直接下令与西梁军强攻对强攻,结果被西梁军套进圈套里,差点被人来了个瓮中捉鳖,最后崔献弃军逃走,让当时跟随他身边的三千将士成了俘虏。

  在他们来之前,神武军原本尚能勉力与西梁军相持,结果他们一来之后,反而丢了大燕的几座城池。

  消息传回上京,皇帝在朝堂上直接黑了脸,又觉得丢脸。原本以为这不是什么一场难打的仗,他亲自提拔的人,反被敌军来了个以少胜多。

  朝中再次有大臣提出要对孟季廷夺情起复,让其领兵出征,甚至有大臣跪到勤政殿外直谏。这次皇帝终于没有再反对,让人宣召孟季廷入宫。

  孟季廷以守孝、旧疾复发为由拒召,用了皇帝让他丁忧的话打发他派来的人:“百善孝为先,子为父守制乃是孝义,身为人子岂可违背人理,若做此行为,以后如何向后代子孙做表率。且我旧疾复发,尚在病中,恐无力为陛下尽忠。还望内人向陛下陈明真相,原谅我无法为陛下分忧。朝堂中事,有文武百官诸多大臣辅佐陛下,相信一切困境均能迎刃而解。”

  黄内侍失望的回去,皇帝听完孟季廷的那些话之后,气得在勤政殿直接摔了一个茶盏,骂道:“他孟季廷就是想让朕求他,真当朕这朝堂离不开他。”

  “朕大燕泱泱大国,除了他孟季廷,朕就不信找不出一个能领兵打胜仗的将领。”

  此后十余日,孟季廷依旧呆在府中,而皇帝也未再传召于他。

  但随着西境战况不利的消息传来,青槿看到孟季廷也并没有表面那样云淡风轻,有时候晚上会揽着她,盯着帐顶一整夜不闭眼,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或是白天的时候坐在榻上,手指一下一下的敲着小几。

  特别是西境传来在被西梁军占领的城池,西梁军对大燕的百姓有杀掠的行为之时,孟季廷脸上的表情越来越难看,脸上的焦色也越来越重。

  某一日,孟季廷在逗着小女儿时,突然转头对正在给他做靴子的青槿问道:“你心里会不会觉得我太自私了,为了和陛下怄气,不顾将士的伤亡,不顾西境大燕百姓的死活。”

  青槿走过去,从身后抱住孟季廷,靠在他背上道:“我明白,爷毕竟是孟家的族长,除了为大燕的百姓考虑,也要为孟家全族考虑。”